DB22_T1787-2013_地理标志产品黄松甸黑木耳_吉林省.docx
ICS67.080.20
B31
DB22
备案号:37445-2013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1787—2013
地理标志产品黄松甸黑木耳
Productofgeographicalindication—huangsongdianwoodear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2/T1787—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定执行。
本标准依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和GB17924-2008《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制定。
本标准由蛟河市人民政府提出。
本标准由吉林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公室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吉林农业大学、蛟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蛟河市黄松甸镇人民政府。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晓龙、齐义杰、马秀华、肖军、张波、冀瑞卿、李建忠、李俊良、李玉。
I
DB22/T1787—2013
地理标志产品黄松甸黑木耳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黄松甸黑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r(L.exHook.)Underw]地理标志产品的术语和定
义、保护地域范围及自然条件、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黄松甸黑木耳。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8(所有部分)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GB5009.3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5009.15食品中镉的测定
GB/T5009.34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
GB5009.24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1和B1的测定
GB/T5009.38蔬菜、水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15672食用菌中总糖含量的测定
GB/T15673食用菌中粗蛋白含量的测定
GB/T15674食用菌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GB19169黑木耳菌种
1
DB22/T1787—2013
3.1
黄松甸黑木耳huangsongdianWoodEar
在本标准第3章规定的范围内,按照本标准规定的栽培技术进行管理、质量符合本标准要求的黑木
耳。
4地里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黄松甸黑木耳保护地域范围限于国家质检总局2009年第82号《公告》批准的范围,即蛟河市黄松甸、
白石山、漂河、前进、新站、乌林、拉法、天岗、庆岭、松江、天北、新农和河南等13个乡(镇)街道现
辖行政区域范围,见附录A。
5要求
5.1自然条件
5.1.1海拔高度
海拔高度400m~550m之间。
5.1.2森林覆盖率
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
年平均日照时数2366h~2490h,黑木耳子实体1个生长周期平均日照时数为850h~900h。
5.1.4气温
年平均气温≥4.5℃,春秋昼夜温差大,昼夜温差达10℃~15℃,空气湿度无霜期115d~128d,≥
10℃有效积温2500℃~2750℃。
年平均降水量600mm~700mm,5~9月份降水量550mm~630mm,早、晚地面空气相对湿度达到75%
以上。
长白山脉水系地下水及境内河流的水源,并且应符合GB5749规定。
2
DB22/T1787—2013
5.2.1选择品种
选用适合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内、通过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的黑木耳品种;采用二级
菌种繁育体系,菌种应符合GB19169规定。
5.2.2栽培袋生产、出耳
应按DB22/T1064执行。
5.2.3采收
当黑木耳耳基收缩、耳片展开时采收。春耳6月10日~7月10日采收,秋耳9月10日~10月10日采收。
5.3干制
5.3.1原料
应选用第4.1条款规定的黑木耳产区内优质黑木耳为原料,并应符合NY5099规定。
5.3.2工艺
鲜黑木耳切根→多片撕耳→纱网单片晾晒→回潮→分级去杂→检验→包装→入库
5.4质量
单片、无耳基,口感脆嫩,无流耳、虫蛀耳和霉烂耳。春耳腹面黑褐色,有光泽,背面暗灰色,耳
片1cm~3cm,厚0.4mm~1.0mm;秋耳腹面黑色,有光泽,背面黑褐色,耳片1cm~2.5cm,厚0.9mm~1.5
mm。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
项
目
指
标
含水量/%
3
DB22/T1787—2013
表2安全指标
项
目
指
标
铅(以Pb计)/(mg/kg)
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