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师用书)2024年-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主要灾种了解自然灾害 第一节 地质灾害教学实录 鲁教版选修5.docx

发布:2025-04-22约3.6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师用书)2024年-学年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主要灾种了解自然灾害第一节地质灾害教学实录鲁教版选修5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教师用书)2024年-学年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主要灾种了解自然灾害第一节地质灾害教学实录鲁教版选修5

1.地质灾害的类型及成因

2.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危害

3.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与案例分析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使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分析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危害。

2.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通过案例学习,让学生学会运用地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3.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培养学生从地理角度看待问题,形成对自然灾害的科学认知和应对策略。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地质灾害的类型:重点讲解滑坡、泥石流、地震等主要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其特点。

-地质灾害的成因:强调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质灾害形成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如何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

-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危害: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地质灾害在空间分布上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

2.教学难点

-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地质灾害复杂的成因机制,特别是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形成原理。

-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学生可能对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理解不透彻,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学生可能对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预警的复杂性和技术性感到困惑,需要教师通过实例和模拟进行讲解。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拥有鲁教版选修5教材,包含本节课所需的学习资料。

2.辅助材料:准备地质灾害类型的图片、分布图、危害案例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增强直观教学效果。

3.实验器材:根据需要,准备地球仪、地质模型等,用于演示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影响。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以便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准备实验操作台,确保实验安全和顺利进行。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5分钟)**

-创设情境:播放关于地质灾害的纪录片片段,展示自然灾害的破坏力。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地质灾害?它们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地质灾害的常见类型及其特点,分享个人观点。

**讲授新课(20分钟)**

-地质灾害的类型及成因(5分钟)

-讲解滑坡、泥石流、地震等主要地质灾害的类型。

-通过图片和案例介绍地质灾害的成因,如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危害(5分钟)

-展示地质灾害分布图,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

-讨论地质灾害对人类生活、经济和环境的危害。

-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与案例分析(10分钟)

-介绍地质灾害的预防、监测和应急处理措施。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防治措施的实际应用。

**巩固练习(10分钟)**

-课堂练习:分发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题和简答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小组讨论:每组讨论一个地质灾害案例,分析其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

**课堂提问(5分钟)**

-针对讲授内容,提出问题,如“为什么说地震是地质灾害中最为复杂的一种?”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教师提问:邀请学生上台展示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图示。

-学生互动:学生之间互相提问,解答彼此的疑惑。

**创新教学环节(5分钟)**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地质灾害发生后的救援行动。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团队合作和应急处理的重要性。

**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地质灾害的重要性。

-学生反思: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预防地质灾害。

**用时分配:**

-导入环节:5分钟

-讲授新课:20分钟

-巩固练习:10分钟

-课堂提问:5分钟

-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创新教学环节:5分钟

-总结与反思:5分钟

**总用时: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自然灾害防治规划与法律法规:介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相关政策法规,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地震安全管理办法》等。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介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包括卫星遥感、地质雷达、地面观测等方法。

-国内外地质灾害典型案例:收集国内外典型地质灾害案例,如汶川地震、日本福岛地震、菲律宾吕宋岛滑坡等,用于学生分析学习。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实例:介绍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实例,如边坡治理、基础加固、排水工程等。

-地质灾害防治科普读物:推荐一些地质灾害防治科普读物,如《地质灾害防治知识问答》、《地质灾害防治科普知识》等。

2.拓展建议:

-学生可以关注当地地质环境和灾害历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