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用书)2024年-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第二节 旅游景观欣赏教学实录 鲁教版选修3.docx
(教师用书)2024年-学年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节旅游景观欣赏教学实录鲁教版选修3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教师用书)2024年-学年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节旅游景观欣赏教学实录鲁教版选修3
教学内容
(教师用书)2024年-学年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节旅游景观欣赏教学实录鲁教版选修3
内容:本节课将围绕鲁教版选修3中的旅游景观欣赏展开,重点讲解不同类型旅游景观的特点、欣赏方法和评价标准,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欣赏国内外著名旅游景观。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地理实践能力。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旅游景观,学生将提升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学生将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进行景观分析和评价,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此外,通过实地考察和讨论,学生将提高合作与交流能力,增强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学情分析
高中地理选修3课程的学生通常已经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有初步的认识。在本节课中,学生的知识层次主要体现在对地理基本概念、地图阅读、地理现象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力方面,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简单的地理问题,但面对复杂景观的欣赏和评价时,可能缺乏深入分析和综合判断的能力。
在素质方面,学生对旅游景观的兴趣和关注程度不一,部分学生可能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较高的欣赏兴趣,而另一些学生可能对此类课程内容不够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也会影响课程学习,如课堂参与度、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兴趣程度将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学生如果具备较强的地理知识背景,将有助于他们更快地理解和掌握旅游景观欣赏的相关知识。同时,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将影响他们对景观的深入分析和评价。此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对于进行实地考察和小组讨论等活动至关重要。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高清投影仪、交互式电子白板、计算机、便携式音响设备。
2.课程平台:学校地理教育平台、在线地图服务(如高德地图、百度地图)。
3.信息化资源:旅游景观图片库、地理教学视频、虚拟现实(VR)教学资源。
4.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地考察手册、小组讨论卡片。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展示一组国内外著名旅游景观的图片,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最感兴趣的景观,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景观能吸引你?”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如自然景观的分类、人文景观的特点等,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
a.旅游景观的类型:详细介绍自然景观(如山水、动植物等)和人文景观(如历史遗迹、现代建筑等)的类型及其特点。
b.景观欣赏的方法:讲解景观欣赏的基本原则,如整体观察、细节分析、情感体验等。
c.景观评价标准:介绍景观评价的指标,如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等。
-举例说明:
a.以泰山为例,讲解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特点。
b.以故宫为例,分析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互动探究:
a.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旅游景观进行讨论和分析。
b.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
a.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选择一个旅游景观进行欣赏和分析,撰写一份简短的欣赏报告。
b.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欣赏报告,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教师指导:
a.教师针对学生的欣赏报告,给予指导和帮助,如指出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等。
b.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如何提高景观欣赏的能力。
4.课堂小结(约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景观欣赏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自己在欣赏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5.课后作业(约10分钟)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旅游景观进行实地考察,并撰写一份详细的考察报告。
-学生将考察报告提交给教师,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和审美能力。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知识点梳理
一、旅游景观概述
1.旅游景观的定义:指具有旅游吸引力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综合景观。
2.旅游景观的分类: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综合景观。
3.旅游景观的特点:观赏性、独特性、文化性、季节性。
二、自然景观欣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