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用书)2024年-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第二节 旅游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说课稿 鲁教版选修3.docx
(教师用书)2024年-学年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第二节旅游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说课稿鲁教版选修3
一、设计意图
本节课以“旅游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旅游业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实例分析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对旅游业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分析旅游业发展现状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通过探究旅游业对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人地协调观,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价值观。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旅游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难点:旅游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
解决办法:
1.重点: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旅游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就业和区域发展。
2.难点: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旅游业对生态环境、文化景观和社区的影响,引导学生探讨旅游业与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的平衡策略。采用模拟实验和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拥有鲁教版选修3教材,以便跟随教学内容进行学习。
2.辅助材料:收集旅游业发展相关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增强直观感受。
3.教学课件:制作包含课程知识点、案例分析、互动环节的PPT课件。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提供地图、笔记本等学习工具,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国内外著名旅游景点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旅游业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旅游业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旅游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包括经济增长、就业创造、文化交流等方面。
-举例说明:以我国某旅游城市的案例,分析旅游业对该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平衡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并提出解决方案。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份旅游发展规划,包括旅游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
-教师指导:针对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旅游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旅游业发展动态,提高自身的地理素养。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搜集并整理一份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新闻报道,分析报道中提到的旅游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6.案例分析(约30分钟)
-展示国内外旅游业发展成功的案例,如泰国普吉岛、我国海南岛等,分析其成功经验。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多个角度分析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7.角色扮演(约20分钟)
-将学生分成旅游企业、政府、社区居民等角色,模拟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互动。
-学生根据角色扮演,讨论如何协调各方利益,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教师点评:对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旅游业发展中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8.课堂小结(约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旅游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旅游业发展动态,提高自身的地理素养。
9.作业布置(约5分钟)
-搜集并整理一份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新闻报道,分析报道中提到的旅游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10.课堂反思(约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改进建议。
六展与延伸
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旅游经济学》:介绍旅游业的经济学原理,分析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和影响。
-《旅游规划与管理》:探讨旅游规划的原则和策略,以及旅游管理的实践案例。
-《旅游可持续发展》:探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分析可持续旅游的发展模式和案例分析。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阅读上述书籍,深入了解旅游业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引导学生关注最新的旅游业发展动态,如旅游市场的变化、旅游政策的调整等。
-布置以下探究任务:
-探究某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策略,分析其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研究旅游业对文化传承的作用,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