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3河流-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docx

发布:2025-04-22约3.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3河流-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2.3河流-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5日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空间观念,理解长江流域的地理特征。

2.培养综合思维,分析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措施。

3.强化人地协调观,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增强区域认知,了解长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长江流域的地理特征及其对开发与治理的影响。

2.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措施及其效果。

难点:

1.理解长江流域复杂的水文地理条件。

2.分析不同治理措施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解决办法:

1.通过地图和实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长江流域的地理特征。

2.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治理措施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3.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治理措施的选择和优化。

4.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治理成果,增强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识。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多媒体展示,清晰讲解长江的地理特征和开发治理的基本概念。

2.讨论法:组织学生就长江治理案例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长江治理的复杂性和挑战。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或视频资料,直观展示长江的地理分布、开发治理成果等。

2.地图解析: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让学生互动式地探索长江流域的空间分布。

3.实地考察模拟:通过模拟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体验实地调查和记录的过程。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播放长江流域风光视频,激发学生对长江的热爱和探究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长江吗?请分享一下你们对长江的了解。

3.引入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二)新课讲授(15分钟)

1.讲解长江的地理特征,包括流域面积、水系结构、气候特点等。

-以地图形式展示长江流域,讲解其地理特征。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地理特征对开发与治理的影响。

2.讲解长江流域的开发措施,包括水资源利用、航运、水电开发等。

-结合图表,介绍长江流域的开发情况。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开发措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讲解长江流域的治理措施,包括水土保持、污染治理、防洪减灾等。

-介绍长江流域治理的历史和现状。

-分析治理措施的实施效果,让学生了解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实践活动(15分钟)

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与长江开发治理相关的主题进行研究。

2.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资源,收集相关信息,撰写研究报告。

3.小组内分享研究成果,进行讨论和交流。

(四)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1.举例:长江流域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学生回答:水土保持、污染治理、防洪减灾等。

2.举例:长江流域的开发措施对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导致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3.举例:如何实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学生回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理规划开发,实施综合治理等。

(五)总结回顾(5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难点。

-长江的地理特征及其对开发与治理的影响。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措施及其效果。

2.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保护长江的责任和使命。

3.布置课后作业:收集长江流域的治理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用时: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介绍长江流域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以及生态补偿机制。

-长江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探讨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分布、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跨区域水资源调配问题。

-长江流域的防洪工程:介绍长江流域的防洪体系、重大防洪工程以及防洪减灾技术。

-长江流域的航运发展:分析长江流域的航运条件、航运历史以及航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拓展建议:

-学生可以阅读有关长江流域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书籍,如《长江文明史》、《长江的过去与未来》等,以加深对长江流域全面的认识。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或科技馆,特别是那些与水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工程等相关的展览,通过实物和模型来直观了解相关知识。

-建议学生参与社区或学校组织的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水质检测等,将这些实践活动与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联系起来。

-利用互联网资源,如在线地图服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