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六年级数学上册 六 比的认识第2课时 生活中的比(2)配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docx

发布:2025-04-13约4.4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3六年级数学上册六比的认识第2课时生活中的比(2)配套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嘿,亲爱的同学们,今天咱们要一起探索一个很有趣的数学概念——比。我们这节课要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比(2)”,看看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别小看这个比,它可是数学里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哦!咱们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里,就有专门的一节课来介绍这个比的概念。这节课不仅会让我们了解比的基本性质,还会教我们如何用比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让我们一起走进比的奇妙世界吧!????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1.发展数学抽象思维,理解比的概念,感知比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学会运用比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析。

3.增强数据分析意识,能够从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用比来描述数据关系。

4.提升数学建模能力,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用比解决问题。

5.增进数学应用意识,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概念: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明确比的定义,即两个数相除的结果,理解比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应用比解决问题:强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的形式,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使用比来描述和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

-比的实际应用:难点在于如何将抽象的比概念应用到具体的情境中,比如在比较商品价格、制作比例模型等情境中,学生可能难以将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

-比的拓展运用: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简单的比扩展到复杂的比例问题,如比例尺的应用、成比例关系的识别等。

-比的转换与比较:难点在于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比与分数、比例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不同的数学表达形式之间进行转换和比较。

举例说明:

-重点:通过实例“小明比小华高1/3米”,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并学会计算两人身高差。

-难点:在实例“两个班级的学生人数比是3:5,如果第一个班级有45人,那么第二个班级有多少人?”中,学生需要将比的概念应用于实际问题,并解决比例问题。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电子白板、计算机、投影仪、多媒体课件、计时器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教学平台,用于发布学习资料和作业

-信息化资源:在线数学教育网站资源,如数学动画、教学视频

-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比例尺模型、几何图形),卡片、图表纸

-学生活动材料:计算器、作业本、彩色笔、纸张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比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需要比较两个事物大小或者数量多少的情况?”

展示一些关于比较的图片,如两个苹果大小不同、两本书厚度不同等。

简短介绍比的概念和它在数学中的重要性,比如说比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相似性、价格比较等。

2.比的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比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比的定义,比如“两个数a和b,如果a除以b的结果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称a和b是成比例的,这个固定的数就是它们的比”。

使用图表展示比的基本组成部分,如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通过实例,如“一个班级有男生和女生,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4”,让学生理解比的实际应用。

3.比的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比的特点和重要性。

过程:

案例一:“一本书的定价是30元,现在打8折,求打折后的价格。”

案例二:“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5倍,如果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求宽是多少厘米。”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分析比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应用比来解决类似的问题,并分享各自的想法。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与比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用比来计算家庭用电量?”

小组内讨论解决方案,并记录下关键步骤和计算过程。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比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小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问题的背景、解题步骤和最终答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比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比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实例。

强调比在数学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应用比。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与比相关的实际问题,用比的形式进行描述和计算,下节课分享自己的发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