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信息技术(2019)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多彩的游记 3 图文并茂》教学设计.docx
川教版信息技术(2019)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多彩的游记3图文并茂》教学设计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川教版信息技术(2019)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多彩的游记3图文并茂》主要教授学生如何利用文字和图片制作图文并茂的游记,包括图片的插入、编辑和排版。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与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习的基础知识相关联,如文字输入、图片处理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信息意识: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有敏锐的感知和积极的参与意识,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搜集、整理和表达。
2.计算思维:通过制作图文并茂的游记,引导学生发展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学会将文字和图像结合进行信息表达。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个性化创作,培养数字化学习习惯和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图片的插入与编辑:学生能够熟练地将图片插入到文档中,并进行基本的编辑操作,如调整大小、裁剪等。
2.图文排版:学生能够根据文本内容合理布局图文,使游记内容图文并茂,提高可读性。
难点:
1.图片与文字的协调:学生难以把握图片与文字在游记中的协调搭配,影响整体美观。
2.信息处理能力:学生可能对信息处理工具的使用不够熟练,影响游记制作效率。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1.通过示范操作,让学生直观学习图片插入和编辑的方法。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图片与文字的搭配技巧,培养审美能力。
3.利用课后作业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反复练习,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图文排版技巧。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配备《川教版信息技术(2019)四年级下册》教材,并包含《第二单元多彩的游记3图文并茂》的相关页码。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库,包含风景、旅行相关图片,以及教程视频,以辅助学生理解和学习图片插入和编辑。
3.实验器材:确保学生每人一台可以接入网络的电脑,以及必要的鼠标和键盘。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提供充足的桌面空间,以便学生进行图文排版实践。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发布《图文并茂游记制作》的PPT和操作视频,要求学生提前了解图片插入和编辑的基本步骤。
设计预习问题:设计问题如“如何选择合适的图片来配合文字?”和“如何调整图片大小以适应文本布局?”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微信群收集学生的预习反馈,确保大部分学生已预览视频并完成基本操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通过PPT和视频学习基本的图文编辑技巧。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思考并记录在练习本上,准备在课堂上讨论。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中的疑问和初步尝试提交至班级群。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基本操作。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和微信群进行资源共享和进度监控。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以学生实际旅行经历为例,引出游记制作的主题,激发兴趣。
讲解知识点:讲解图片插入、格式调整、文字对齐等具体操作步骤。
组织课堂活动:分组进行游记制作,每组负责一部分内容,如文字撰写、图片搜集和编辑。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跟随老师的讲解,理解操作步骤。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在小组中分工合作,实际操作制作游记。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详细讲解操作步骤,确保学生理解。
实践活动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技能。
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完成一篇完整的游记,并尝试添加更多个性化元素。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相关的旅游摄影和编辑技巧网站。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游记制作。
拓展学习:利用推荐资源,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图文编辑能力。
反思总结:学生反思自己的制作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巩固所学。
反思总结法:学生通过反思,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教学资源拓展
一、拓展资源
1.图片素材库
-自然风光:提供多样化的自然风光图片,如山水、湖泊、森林等,用于学生创作游记时选择背景图片。
-城市景观:收集不同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街道图片,丰富学生的视觉体验。
-文化遗迹:展示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图片,如古建筑、雕塑、壁画等,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
2.游记范文
-简单游记:提供一些简单易懂的游记范文,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主题游记:收集不同主题的游记,如美食、历史、自然等,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