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连除)(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docx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连除)(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连除)》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
本节课选自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六章《除法》第三节《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连除)》。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掌握连续除法的运算规则。
3.通过例题和练习,培养学生运用连续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内容涵盖: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过程。
-连续除法的概念和步骤。
-连续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分配、分组等问题。
-相关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提高题。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连除运算,学生将发展以下核心素养:
-数感与运算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深化对数概念的理解,提高运算的准确性。
-推理能力:在连除运算中,培养比较、分析、综合、抽象的逻辑思维过程。
-应用意识:将连除运算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数学应用能力。
-思维习惯:通过练习形成条理清晰、步骤严谨的解题习惯,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基本的四则运算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在知识层面,学生已经学习过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除法运算。在能力层面,学生的抽象思维正在发展,但依然需要借助具象的事物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素质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愿意在小组讨论中学习新知。
然而,学生在面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连除问题时,可能会因为运算步骤的增加而感到困惑。此外,学生的行为习惯也在形成中,一些学生可能存在粗心大意、解题步骤不规范的毛病,这将对课程学习产生不利影响。针对这些情况,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来理解连除运算的原理,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技能,同时培养他们严谨、细心的学习态度。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课件(PPT)
-教学黑板
-计算器(供学生练习使用)
-作业纸张
-小组讨论指导卡片
-数学练习软件
-教学视频片段
-课堂反馈问卷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教师展示一组物品,如糖果、书本等,并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有24颗糖果,要平均分给两组,每组有几个?剩下的糖果怎么办?”
2.学生讨论并尝试解答,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需要使用除法来解决问题。
3.引出本课主题:“今天我们将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连除运算,来解决类似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教学目标明确: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连除运算方法。
-用时:3分钟
2.教学重点讲解:
-教师通过PPT展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步骤,边讲解边板书示范。
-用时:5分钟
3.示例演示:
-教师选取一个例题,如“324÷18÷3”,在黑板上详细演示解题步骤,并解释每一步的原理。
-用时:7分钟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练习题1:学生独立完成PPT上显示的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用时:5分钟
2.小组讨论: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练习题的解题过程,互相检查答案的正确性。
-用时:3分钟
3.教师选取几个小组的代表分享解题过程,并给予反馈。
-用时:2分钟
四、课堂提问与师生互动(10分钟)
1.提问1:教师提问:“为什么在连除时,我们需要先除以第二个数,而不是直接除以两个数的乘积?”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强调连除运算的顺序。
2.提问2:教师提问:“如果遇到除不尽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
-学生回答,教师解释余数的概念,并示范如何处理余数。
3.实际应用:
-教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如果你有180个苹果,要平均分给每组20个的盒子,可以分几个盒子?如果每个盒子还要再分给三个人,每个人能分到几个苹果?”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引导并解释解题思路。
4.学生提问环节: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教师解答。
五、总结与反馈(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连除运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学生填写课堂反馈问卷,教师收集并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
六、作业布置(1分钟)
1.布置相关的连除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后交给组长检查,组长负责确认无误后统一交给教师。
知识点梳理
1.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基本步骤
-确定被除数和除数。
-从被除数的最高位开始,判断是否足够除以除数,如果不够,则看前两位。
-按照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