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秋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4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新人教版.doc

发布:2025-04-09约1.58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1

第4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内容】

课本第8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培育学生的抽象概括实力。

2.使学生娴熟驾驭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合作学习,培育学生主动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新奇心和求知欲。

【重点难点】

1.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敏捷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打算】

课件、图形、直尺等。

【情景导入】

自从上次实行了龟兔大赛,小乌龟得了冠军后,小兔子深深地知道了“傲慢使人落后”的道理,所以它确定再和小乌龟赛一场,并请了老虎先生当裁判。听!虎裁判起先宣布竞赛要求:“请小兔子沿着正方形跑道跑一圈,小乌龟沿长方形跑道跑一圈,先跑完一圈的就是冠军。”这时小兔子不兴奋地说:“这不公允,我跑得长,它跑得短,这不公允!”

师:同学们,你能帮虎裁判解决这个问题吗?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吧!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周长的学问,谁情愿举例说说什么是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

投影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说它们的周长是多少?

(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进行新课】

1.导入。

每个小组有一些这样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

2.学生自主探究。

(1)想一想:小兔子和小乌龟跑完一圈事实上是求什么,怎么求?

(量出四条边的长度并加起来)

(2)请你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算一算,看看哪组的同学想的方法多。

学生分组合作测量并计算。

(3)班内探讨,学生汇报。

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要这样算。

学生叙述思索过程:

6+4+6+4=20(厘米);

6×2=12(厘米)

4×2=8(厘米)

12+8=20(厘米);

(6+4)×2=20(厘米);等等方法。

(4)小结:这三位同学的算法都能帮老师把长方形的周长求出来,那你喜爱哪一种方法呢?说说为什么?

第三种方法最好,只须要两步就可以解决问题。

(5)学生再试着求正方形的周长,汇报计算方法及算理。

5+5+5+5=20(厘米)逐边加起来

5×4=20(厘米)4个5

(6)你喜爱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索问题,留意每种方法的思索过程。

(7)那么小兔子和小乌龟的竞赛公允吗?(公允)

【课堂作业】

1.推断对错。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假如把它平均剪成两个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

2.完成课本第85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提问: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会了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求长方形的周长,只要找准长和宽,在依据长方形的特点即可求得周长;求正方形的周长,只要找准它的边长,再依据正方形的特点,即可求得周长。

【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第87页练习十九第1~3题。

第4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2+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1.由于学生有了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练习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老师让学生先独立计算课前打算的长方形的周长,通过学生的汇报得到了不同的计算方法,接着让学生比较哪一种计算方法更简便,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得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在得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给了学生胜利的体验。

2.这节课每个环节都是学生个体自主参加、合作探究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新知、理解运用的过程,而老师自始至终只是充当着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去探究学问。这样的教学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培育了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合作意识。

3.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