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4 氨硝酸硫酸硫酸说课稿4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4氨硝酸硫酸硫酸说课稿4新人教版必修1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4氨硝酸硫酸硫酸说课稿4新人教版必修1,本节课主要围绕硫酸的性质和用途展开,通过实验探究硫酸的特性,使学生掌握硫酸的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符合教学实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化学思维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化学实验技能和环境保护意识。学生将通过实验探究硫酸的性质,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高观察、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同时,了解硫酸的制备和应用,增强对化学与环境保护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此前学习过程中,已经对酸碱盐的基本概念、酸的性质以及常见酸(如盐酸、硫酸)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此外,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实验安全知识也有所掌握。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化学实验普遍感兴趣,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化学知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而部分学生则需要教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学习风格上,学生既有偏于理性分析的,也有偏于感性认识的,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兼顾不同学生的特点。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学习硫酸的性质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一是对硫酸的腐蚀性认识不足,可能导致实验操作不当;二是对硫酸与水反应放热的特性理解不够,可能会在实验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三是硫酸的制备过程复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反应原理和操作步骤。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加强实验指导,提高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包括人教版必修1高中化学课本和相关的实验指导手册。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硫酸的分子结构图、硫酸制备过程的动画演示等。
3.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包括硫酸、水、玻璃棒、试管、滴管等。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设置分组讨论区,确保实验操作台整洁、安全,便于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哪些酸的性质?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2.学生回答:学习了盐酸、硫酸等酸的性质,它们都能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等。
3.老师总结: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硫酸的性质,探究硫酸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二、新课讲授
1.硫酸的物理性质
a.老师展示硫酸样品,引导学生观察其外观、颜色、气味等。
b.学生描述硫酸的外观、颜色、气味等。
c.老师讲解硫酸的物理性质:无色、粘稠、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密度大,沸点高。
2.硫酸的化学性质
a.老师演示硫酸与金属反应的实验,如硫酸与锌反应,观察产生气泡、溶液颜色变化等现象。
b.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c.老师讲解硫酸的化学性质:具有强氧化性、强酸性、吸水性、腐蚀性等。
3.硫酸的制备方法
a.老师讲解硫酸的工业制备方法:接触法。
b.学生听讲并记录硫酸制备的步骤和原理。
c.老师展示接触法制备硫酸的流程图,帮助学生理解。
4.硫酸的应用
a.老师讲解硫酸在工业、农业、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应用。
b.学生听讲并举例说明硫酸的应用。
c.老师强调硫酸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
三、课堂练习
1.老师出示一道关于硫酸性质的选择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学生独立完成选择题,老师巡视指导。
3.学生展示答案,老师点评并讲解正确答案。
四、分组实验
1.老师讲解硫酸与金属反应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3.学生展示实验结果,老师点评并总结实验结论。
五、课堂小结
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硫酸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
2.学生复述硫酸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
3.老师强调硫酸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环保问题。
六、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查阅资料,了解硫酸在生活中的应用。
3.思考:如何合理利用硫酸,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七、板书设计
1.硫酸的物理性质:无色、粘稠、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密度大,沸点高。
2.硫酸的化学性质:具有强氧化性、强酸性、吸水性、腐蚀性等。
3.硫酸的制备方法:接触法。
4.硫酸的应用:工业、农业、日常生活等。
六、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