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信息技术(2019)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奇妙的画笔 4 综合应用》说课稿.docx
川教版信息技术(2019)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奇妙的画笔4综合应用》说课稿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川教版信息技术(2019)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奇妙的画笔4综合应用》
2.教学年级和班级:四年级全体学生
3.授课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第2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使其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增强学生的计算思维,通过绘画实践提升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字素养,学会使用画笔工具进行创意表达和作品分享。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创作培养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5.增强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协同完成作品。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掌握画笔工具的基本操作,包括选择画笔类型、调整画笔大小和颜色等。
②学会使用图层功能,能够对同一作品中的不同元素进行独立编辑和调整。
③能够运用画笔工具进行创意绘画,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创作中。
2.教学难点
①理解图层概念,掌握图层的创建、隐藏、显示和删除等操作。
②在多个图层间进行元素组合和编辑,解决图层重叠、遮挡等问题。
③创意构思和表达,学生能够结合个人兴趣和想象力,创作出具有创意的作品。
④作品的保存与分享,学生学会将完成的作品保存为适当格式,并能够与他人交流展示。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法,结合示范操作,直观展示画笔工具的使用方法。
2.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创作思路,激发创意。
3.运用项目导向学习,让学生在完成特定绘画任务中学习技能。
4.设计“画笔接力”游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造力。
5.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优秀作品,提供视觉启发。
6.鼓励学生自主探索,通过实验性操作加深对画笔工具的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展示一幅由学生创作的绘画作品,询问学生这幅作品是如何完成的。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绘画过程中使用了哪些工具和技巧。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将学习《奇妙的画笔》这一单元,探索更多绘画工具和技巧。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介绍画笔工具:讲解画笔类型、大小、颜色等基本设置,展示操作步骤。
2.展示图层操作:演示图层的创建、隐藏、显示和删除等操作,强调图层在绘画中的作用。
3.创意绘画示范:教师现场创作一幅作品,展示如何运用画笔工具进行创意绘画。
4.学生互动:邀请学生上台尝试操作画笔工具,教师给予指导。
三、巩固练习(20分钟)
1.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绘画素材,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幅作品。
2.指导与反馈:教师巡视各小组,给予个别指导,关注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问题。
3.作品展示:各小组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教师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如何调整画笔大小和颜色?
2.提问:图层在绘画中的作用是什么?
3.提问:如何运用画笔工具进行创意绘画?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在绘画过程中,如何解决图层重叠、遮挡等问题?
2.学生回答:分享解决方法,教师点评并总结。
3.教师提问: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创作中?
4.学生回答:分享创作思路,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分享优秀作品:展示其他学生或专业人士的绘画作品,激发学生创作灵感。
3.学生互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七、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
1.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具有创意的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设计总用时: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能掌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画笔工具的基本操作,包括选择合适的画笔类型、调整画笔大小和颜色等。他们能够运用这些技能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如绘制图案、设计图标等。
2.创意表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教师的示范,以及小组讨论和自主创作,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绘画作品。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表达能力。
3.团队合作:在小组练习环节,学生需要与同伴合作完成绘画任务。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他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4.信息素养:通过学习画笔工具的使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他们认识到信息技术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表达和沟通的方式。
5.审美能力:在创作过程中,学生接触到各种色彩和构图,这有助于提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