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2019)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第1节《初识画笔》说课稿及反思.docx
川教版(2019)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节《初识画笔》说课稿及反思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川教版(2019)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节《初识画笔》以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和审美能力为目标,通过学习画笔工具的使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本节课内容与课本紧密相连,符合教学实际,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通过学习画笔工具,学生将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表达创意,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并学会在团队中协作完成艺术作品,培养合作精神和信息伦理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掌握画笔工具的基本操作,包括选择画笔类型、调整颜色和大小。
②学习如何使用画笔进行简单的图形绘制,如直线、曲线和圆形。
2.教学难点
①理解并运用画笔工具的图层功能,学会在不同图层上进行绘制,以便后续的编辑和修改。
②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和构图能力,创作出具有创意和美感的作品。
③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一幅作品。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示范相结合的方法,首先讲解画笔工具的基本操作,然后进行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学习。
2.设计“画笔小挑战”活动,让学生分组合作,运用画笔工具完成指定主题的绘画任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利用多媒体展示优秀绘画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同时,使用电子白板进行实时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即时展示自己的作品。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展示一幅精美的画作,询问学生:“这幅画是使用什么工具创作的?”
-学生猜测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教师揭示答案:“这幅画是使用电脑画笔创作的。”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是否也可以用电脑画笔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呢?”
-提出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使用电脑画笔进行创作。”
2.讲授新课(10分钟)
-教师演示画笔工具的基本操作,包括选择画笔类型、调整颜色和大小。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尝试使用不同的画笔类型进行绘制。
-讲解图层功能,展示如何在不同图层上进行绘制和编辑。
-强调构图和创意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
3.练习环节(15分钟)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我的家庭”、“我的学校”等,利用画笔工具进行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小组内互相交流,分享创作心得和技巧。
4.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在创作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技巧。
-教师总结并强调重点知识点。
5.课堂提问(5分钟)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如何运用画笔工具创作出更具创意的作品?”
-学生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点评并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6.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教师邀请几位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请其他学生评价。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提出改进建议。
-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团队合作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7.总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画笔工具的应用和创作技巧。
-提出拓展任务:“回家后,请尝试使用画笔工具创作一幅作品,并与家人分享。”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信息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总用时:45分钟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能掌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画笔工具的基本操作,包括选择画笔类型、调整颜色和大小,以及如何使用图层功能进行绘制和编辑。
2.创意表达: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创意,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美感的作品。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3.团队合作:在小组合作环节,学生学会了沟通、协调和合作,共同完成一幅作品。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4.信息素养:通过学习电脑画笔,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提高信息素养。
5.知识迁移:学生在学习画笔工具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设计海报、绘制手抄报等。
6.学习兴趣:本节课激发了学生对信息技术和艺术创作的兴趣,有助于他们在课后继续探索和学习相关内容。
7.自主学习:学生在完成拓展任务后,能够自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8.评价与反思:学生在展示作品和接受评价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评价自己和他人,并能够进行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七、内容逻辑关系
①画笔工具的基本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