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2019)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第1节《初识画笔》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川教版(2019)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节《初识画笔》教学设计及反思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意图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画笔工具,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意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画笔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为后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1.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对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能力。
2.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通过绘画练习,提升逻辑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3.增强学生的数字素养,学会使用画笔工具进行创造性表达。
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绘画活动,提升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画笔工具的基本操作: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掌握画笔工具的基本操作,包括选择画笔类型、调整画笔大小、颜色等。例如,教师可以示范如何使用不同类型的画笔进行绘制,并引导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画笔效果。
2.教学难点
-创意绘画的构思与表达: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引导学生进行创意绘画,并能够通过画笔工具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包括如何构思画面、如何运用画笔工具实现创意。例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创意绘画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日常生活中的元素融入绘画作品中。同时,难点还在于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对绘画的恐惧和犹豫,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和表达。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初识画笔》的相关教材,包含画笔工具的使用指南和基础绘画技巧。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示例,如自然风景、动物等,以及相关的视频教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画笔的使用。
3.实验器材:准备计算机和画笔软件,确保所有设备运行正常,无病毒,保障学生操作的安全性。
4.教室布置:布置宽敞的教室环境,设置多个小组讨论区,每个小组配备操作台,方便学生分组练习和展示作品。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教师展示一幅精美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幅画是如何画出来的?”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绘画工具和技巧。
-教师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使用画笔工具进行绘画创作。”
2.新课讲授(用时15分钟)
-第一条:介绍画笔工具
-教师演示如何打开画笔工具,并介绍不同类型的画笔(如铅笔、毛笔、喷枪等)。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尝试使用不同的画笔进行简单的线条绘制。
-第二条:调整画笔属性
-教师讲解如何调整画笔的大小、颜色和透明度。
-学生练习调整画笔属性,尝试绘制不同效果的线条和形状。
-第三条:绘制基本图形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画笔绘制矩形、圆形等基本图形。
-学生模仿教师操作,练习绘制基本图形,并尝试组合图形进行简单的创作。
3.实践活动(用时20分钟)
-第一条:自由绘画
-学生根据个人喜好,自由发挥,使用画笔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操作上的问题。
-第二条:绘画比赛
-教师宣布绘画比赛主题,如“我的家乡”或“我最喜欢的动物”。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并展示给同学和老师。
-第三条:作品评价
-教师和学生一起评价作品,从创意、技巧和美观等方面进行讨论。
4.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第一方面:创意构思
-学生讨论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构思绘画主题。
-举例回答:学生可以分享自己是如何从家乡的风景、家人的照片中获取灵感的。
-第二方面:画笔技巧
-学生讨论如何运用不同的画笔技巧来表现不同的效果。
-举例回答:学生可以讨论如何使用喷枪画笔来模拟烟雾效果。
-第三方面:作品展示
-学生讨论如何展示自己的作品,以及如何接受他人的评价。
-举例回答:学生可以讨论如何制作一个展示板,以及如何礼貌地接受他人的建议。
5.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画笔工具的基本操作和创意绘画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回顾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并尝试使用画笔创作更多作品。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技能掌握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画笔工具进行基本的线条和图形绘制。
-学生能够根据需要调整画笔的大小、颜色和透明度,实现不同的绘画效果。
-学生能够运用画笔绘制矩形、圆形等基本图形,并尝试组合图形进行简单的创作。
2.创意思维
-学生在绘画活动中展现出良好的创意构思能力,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
-学生能够运用画笔工具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提高创造力和想象力。
-学生通过绘画比赛等活动,学会如何将自己的创意转化为具体的绘画作品。
3.信息素养
-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提高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