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单元 习作:我的拿手好戏(Word说课稿)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统编版).docx
第7单元习作:我的拿手好戏(Word说课稿)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统编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第7单元习作:我的拿手好戏,包括了解自己的特长、选择合适的素材、合理安排文章结构等。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与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关于写作的知识点相联系,如写作方法、写作技巧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以下目标:1.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通过观察自己的生活,发现并提炼自己的特长;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学会用文字生动地描述自己的拿手好戏;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通过写作过程认识自己的优势和潜力;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会欣赏和评价自己的作品,以及他人的作品。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他们能够阅读和理解较为复杂的文本,并且在写作方面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然而,针对本节课的“我的拿手好戏”这一主题,以下是对学生学情的具体分析:
1.学生层次:班级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写作能力强,能够独立完成作文,而有的学生则可能存在写作困难,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2.知识方面: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多种文体的写作,对写作的基本要素如开头、中间、结尾有一定的了解,但具体到如何结合个人特长进行写作,学生的知识储备还不够丰富。
3.能力方面: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正在逐步提高,但如何将这些能力应用到写作中,特别是如何将个人特长转化为写作素材,是他们需要进一步提升的能力。
4.素质方面: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有待加强,部分学生可能对自己的特长认识不足,需要通过写作来发现和肯定自己。
5.行为习惯:学生的日常写作习惯各不相同,有的学生能够坚持写作,有的则可能缺乏持续性和耐心。
6.对课程学习的影响:学生的这些特点将对课程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差异化教学,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写作潜能。此外,还需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备有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特别是第7单元的相关内容。
2.辅助材料:准备与“我的拿手好戏”主题相关的图片、图表,以及展示个人特长的视频资料,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3.教学工具:准备纸笔、彩色卡纸等,以便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和创作。
4.教室布置:设置小组讨论区,便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安排写作角,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什么特别擅长的东西?比如唱歌、跳舞、画画等等。”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特长。
-教师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我们的拿手好戏,展示自己的特长和风采。”
-播放一段关于展示个人特长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讲解写作要点,包括:
-如何选择合适的题材: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选择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作为写作素材。
-如何安排文章结构:介绍常见的作文结构,如总分总、分总等,并强调开头、中间、结尾的重要性。
-如何运用修辞手法:讲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提升文章的表达效果。
-教师示范写作,展示如何将个人特长融入文章中,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写作技巧。
3.巩固练习(10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教师提供的写作素材,进行头脑风暴,确定自己的写作主题。
-教师巡视指导,针对学生的写作难点进行个别辅导。
-学生开始写作,教师巡回检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顺利进行写作。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总结写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5.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进一步提升写作水平。
-作业要求:学生需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对作文进行修改,注意以下几点:
-确保文章结构完整,逻辑清晰。
-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通顺性。
-作业提交时间:下节课课前提交,以便教师进行批改和点评。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课外阅读推荐:《我的生活故事》系列图书,通过阅读他人分享的特长故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展写作视野。
-视频资料:《我是天才少年》系列视频,展示不同领域内的天才少年如何发掘和展示自己的特长,为学生提供灵感。
-网络资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