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单元 习作:我的拿手好戏 说课稿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docx
第7单元习作:我的拿手好戏说课稿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第7单元习作:我的拿手好戏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六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4年10月1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表达,以“我的拿手好戏”为主题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课程内容与课本紧密相连,以课本中的相关范文为参考,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围绕“我的拿手好戏”主题进行创意写作,提升语言表达和文字组织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将其融入习作中,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4.实践创新与发展:鼓励学生在习作中尝试不同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如何进行观察、描述和表达,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方式。此外,他们已经熟悉了如何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并在作文中运用修辞手法。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于能够展示自己特长和兴趣的写作主题通常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他们在语言表达上有一定的能力,但个性化表达和创意写作方面还有待提升。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喜欢独立思考,有的倾向于合作交流,还有的偏好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如何围绕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如何组织语言表达清晰、如何创新写作手法等困难。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在写作时缺乏自信,对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写作质量和创作热情。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关注这些挑战,并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配备了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以便于学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参考。
2.辅助材料:准备与“我的拿手好戏”主题相关的范文、优秀习作示例,以及可能用到的多媒体资源,如视频、音频等,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提前布置教室,包括分组讨论区,确保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充分交流想法,以及必要的书写工具,如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用时5分钟)
-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各种拿手好戏的短视频,如杂技、魔术、乐器演奏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出问题:请学生分享视频中哪些拿手好戏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并询问他们自己是否有拿手好戏。
-学生分享: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拿手好戏,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讲授新课(用时15分钟)
-介绍主题:明确本节课的主题是“我的拿手好戏”,讲解写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范文分析:展示课本中的范文,引导学生分析范文的结构、语言和表达方式。
-写作指导:讲解如何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如何构思和组织文章,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
-互动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如何将自己的拿手好戏写入文章中。
3.巩固练习(用时10分钟)
-练习写作: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要求他们现场构思一篇关于自己拿手好戏的短文。
-小组交流:学生分组交流自己的习作,互相提供意见和建议。
-教师点评:选取几篇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4.课堂提问(用时5分钟)
-提问学生:询问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的。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给予解答和指导。
5.师生互动环节(用时10分钟)
-创新活动:组织一个小游戏,如“猜猜我的拿手好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展示和交流自己的特长。
-分享感悟:邀请学生分享在写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如何通过写作展示自己的拿手好戏。
-教师总结:对学生的分享和表现给予肯定,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收获。
6.结束语(用时2分钟)
-强调写作的重要性:告诉学生写作是展示自己才华和情感的重要方式,鼓励他们多写作,多练习。
-布置作业:布置一篇关于“我的拿手好戏”的作文,要求学生课后完成。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了写作技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如如何选取素材、构思文章、运用修辞手法等,将自己的拿手好戏生动、有趣地表达出来。
2.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课堂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