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24课《火烧云》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4.《火烧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火烧云》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描写的是晚饭过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全文以“变”字统领全篇,且节节有“变”,使自然之美、人与物之美在“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文中景物美和语言美有机地融为一体,让读者充分领略了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的绚丽多彩。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要大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学情分析
孩子们都看到过火烧云,却并未仔细的观察,研究过火烧云。心中有对火烧云的好奇,却还未曾有作者那么深的感受。所以我在教学中,根据他们的特点,采用了多种生动的教学方法和电教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受火烧云的美,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此外,中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而且想像丰富,所以,在这课中我主要通过学生的读一读、想一想、比一比,练一练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引导学生掌握:“读→思→比→练→读”的学习方法。通过读,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思,从深层次上进一步认识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通过比,进行信息反馈和交流,通过练,检验读和思的效果;再通过反复诵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领会,也使感情进一步升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重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6自然段。(重点)
3.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难点)
教学课时:两课时
《火烧云》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会认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重点)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3.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准备:火烧云PPT,
教学过程:
一、学习生字
必 胡 灿 骑 秒 凶 猛 庙 威 武 镇
二、情境导入
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描写投影片上情景的一句话。再想想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画出表示描写顺序的词语)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什么是火烧云?
霞光给地面事物带来的变化。
四、课堂小结
《火烧云》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2.能借助相关语句说出火烧云的特点。
3.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并仿说几个,仿写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教学重点 :借助语句说出火烧云的特点,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再仿写几个。
教学难点 :按顺序,仿写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他总是毫不吝啬地将一道道美丽的景观展现在大家的面前,上节课我们欣赏了火烧云上来时霞光的美,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学习《火烧云》这篇课文,一起感受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变化多端。(板书:火烧云)
字词抽读,课前检测
来,我们检测一下上节课同学们字词的掌握情况。(出示PPT)
笑盈盈 红彤彤 金灿灿
葡萄灰 梨黄 茄子紫
模糊 模样 一模一样
三、整体入手,捕捉重点
(出示PPT)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本文主要写了火烧云的哪两个方面?
2.指名反馈。板书(颜色 形状))
3.(出示PPT)哪些自然段写了火烧云颜色的变化?哪些自然段写了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4.指名反馈。
四、师生互动,精讲精评
1.(出示PPT)品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说一说火烧云的颜色有哪些特点?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同桌讨论交流)
2.指名反馈。(板书:多 快)
3.小结:通过“红彤彤”、 “金灿灿”等词语可以体会到火烧云的颜色多,“一会儿、”能够体会到火烧云的变化快)
4.(出示PPT)作者把火烧云的颜色写这么美,想不想亲眼去看看,来,老师做导游,带大家去看看火烧云美丽的颜色。
5.让我们带着感情美美地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6.争做背书小能手。(指导背诵第三自然段)。
7.(出示PPT)除了书上这些颜色,火烧云还有哪些颜色?
8.指名反馈(珍珠白,宝石蓝……)
9.(出示PPT)请把这些词语送到句子中读一读。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黄澄澄的,一会儿蓝盈盈的 ,一会儿半青半蓝,一会儿半粉半红。)
五、迁移运用,学习写法
1.(出示PPT)火烧云不但颜色绚丽多彩,它的形状也是千变万化的。接下来请大家带着问题朗读课文第4---6自然段。并画出作者写了火烧云的哪些形状?
2.指名反馈(板书 :马 狗 狮子)
3.(出示PPT)比一比两组句子的写法有什么不同:(同桌讨论交流)
4.指名反馈
5.小结:第一组句子写出了“马”“狗”“狮子”的样子,,第二组句子按“出现---变化---消失”的顺序把“马”“狗”“狮子”的样子写活了。
6.(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