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劝学》《师说》联读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10《劝学》《师说》联读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教材: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内容:《劝学》《师说》两篇古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儒家思想,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升对古文的理解和鉴赏水平。
2.引导学生理解儒家思想,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会独立分析和评价古代文学作品的价值观。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劝学》中“学不可以已”的哲学思想,把握其对于学习的重视和不懈追求。
②掌握《师说》中关于师生关系的论述,理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教育理念。
③分析两篇文章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
①理解《劝学》中“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等比喻的深层含义,以及这些比喻在文中的运用。
②把握《师说》中对于师生关系的论述与现代社会教育观念的结合,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
③在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其能够从文化、历史和哲学等多角度进行解读。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电子白板、电脑、投影仪、录音笔。
2.课程平台: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教学资源库。
3.信息化资源:古代文学研究论文、相关教学视频、在线测试平台。
4.教学手段:PPT演示文稿、古代文学作品插图、文言文翻译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的是《劝学》和《师说》这两篇经典古文。这两篇文章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它们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在开始学习之前,请大家先思考一个问题:你认为学习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老师引导)
二、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了解作者和背景
同学们,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两篇文章的作者和写作背景。《劝学》是荀子所著,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师说》则是韩愈的作品,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这两篇文章都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2.概括课文大意
(学生概括,老师点评)
三、课文主旨内容探究
1.理解《劝学》
(1)学习的重要性
同学们,我们首先来看《劝学》。在这篇文章中,荀子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请大家找出文中体现学习重要性的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找出句子,老师点评)
(2)学习的方法
除了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荀子还提出了许多学习的方法。请大家找出文中关于学习方法的句子,并分析其内涵。
(学生找出句子,老师点评)
(3)学习与修身的关系
在《劝学》中,荀子还提到了学习与修身的关系。请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学生讨论,老师点评)
2.理解《师说》
(1)师生关系的论述
(学生找出句子,老师点评)
(2)教师的作用
韩愈在《师说》中强调了教师的作用。请大家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教师作用的看法。
(学生讨论,老师点评)
(3)师生关系的现代意义
最后,请大家思考一下,韩愈在《师说》中提出的师生关系对于现代教育有何启示?
(学生讨论,老师点评)
四、全文侧重点
1.《劝学》
(1)学习的重要性
(2)学习的方法
(3)学习与修身的关系
2.《师说》
(1)师生关系的论述
(2)教师的作用
(3)师生关系的现代意义
五、实际教学内容
1.阅读理解
(1)请同学们阅读两篇文章,找出体现学习重要性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话进行解释。
(2)找出两篇文章中关于学习方法的句子,分析其内涵。
2.文言文翻译
(1)请同学们将两篇文章中的重点句子进行翻译。
(2)讨论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同解决。
3.文学鉴赏
(1)分析两篇文章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
(2)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对两篇文章的鉴赏。
4.课堂讨论
(1)讨论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
(2)讨论师生关系,以及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六、总结与作业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劝学》和《师说》这两篇经典古文。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方法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的知识。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
作业:
1.阅读两篇文章,完成课后练习题。
2.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3.撰写一篇关于师生关系的短文。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荀子《修身》节选:通过阅读《修身》,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荀子关于修身养性的观点,与《劝学》中的学习理念相辅相成。
-韩愈《进学解》节选:这篇文章可以让学生了解韩愈对于学习的更深层次理解,尤其是他在教育改革上的努力和思考。
-《大学》《中庸》节选: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