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docx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下面我们就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对来阐述一下我对本节课的设计。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周长及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相关内容,本课主要是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验证猜想,合作交流,推导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本节课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学生必须熟悉地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给学生自主探索,验证猜想,合作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公式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获得成功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推导、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并灵活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大多还没有真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应组织好学生上课时做到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审题细致、书写字迹工整。部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还比较弱,教师注意引导点拨,学生在前面就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知道了它们都有4条边,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长、正方形的周长就是4条边的总和。这些都是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基础。
三、教法、学法
教法有:讲授法、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练习法。
学法有: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指名汇报、总结归纳。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卡、小棒
五、教学过程
复习周长概念
提问学生什么叫周长
课件演示:沿着图形的四周描红,使学生借助图形加深对周长概念的认识
3、课件显示: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长6m,宽4m),一个正方形(边长5m)的草坪
问:你和你的同学跑步比赛,绕草地跑一圈,你会选哪个草坪呢?为什么?
预设学生选择与猜想:选正方形草坪跑,感觉跑正方形的一圈比较短,跑长方形的一圈比较长。
师点拨:跑图形一圈就是周长,你感觉正方形的周长比较短,长方形的周长比较长,想得到准确的答案应该什么办呢?
生:先分别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再比较
师: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怎样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三、新课讲授
(一)同学们先独立思考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二)合作交流,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1、小组合作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直观操作摆一摆,同学间说一说为什么要这么摆,再算一算
得出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
预设学生计算周长的方法
①6+4+6+4=20m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
②6+6+4+4=20m长方形的周长=长+长+宽+宽
③6×2+4×2=20m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
④(6+4)×2=20m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2、全班交流汇报方法
(1)交流汇报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说一说为什么要这么摆?
(2)比较这些计算周长的方法,你认为哪个计算方法计算周长更快更简洁呢?这部分主要是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和多种思维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总结公式
这部分主要引导学生自己用语言归纳出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
用同样的方法探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独立思考算一算,交流汇报说一说
①5+5+5+5=20m正方形的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②5×4=20m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四)回应开头,解决问题
通过计算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草坪的周长是相等的,所以选择哪个图形跑步都可以,赛场上是公平的,拼的是实力
练习巩固
1、变式练习,现在这里也有两块草坪,请你通过计算决定你会选择哪个草坪参加跑步比赛?比赛公平吗?
老师通过举手收集学生计算周长的方法,了解学生用哪种方法计算周长的人数较多
课本做一做,先放手给学生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各自计算周长方法,老师收集反馈
判断题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2)长方形的长是4分米,宽是6厘米,它的周长是20分米()
(3)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它的周长是12厘米()
5、提升题:请计算下图的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