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和推进课外阅读 (3).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如何指导和推进课外阅读
漯河市第二实验小学 陈梦丽
“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教育部“双减政策”。进一步优化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策略,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在大量阅读中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在推荐一些必读书目时一定要和语文教材密切结合。
那么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书里选择好的课外书呢?第一是选好书。选择思想好,内容丰富多彩,不同版本和印刷形式的好书。选择的版本要适合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二是选准书。以教科书目录为基准进行拓展,以教材中某一课文为基点,向“同类”文章拓展;以节选课文为基点,向整部作品延伸;以一篇课文为基点,向相关联的内容延伸;以某一作家的作品为基点,向介绍这位作家的传记性故事扩展。
第三是选对书。选择好的出版社和译作者,选择适合孩子欣赏口味的书,尽量选择孩子能够理解、消化吸收的好书。选书的过程中也要与教材中的快乐读书吧相结合。
例如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是对“小说”单元的拓展和延伸,主题是“笑与泪,经历与成长”。本期《快乐读书吧》主要是向学生推荐阅读成长故事类书籍的。教材以高尔基的《童年》为例,讲了故事的主人公阿廖沙的成长故事,教给大家读这类书籍时要理清人物关系,才能真正读懂故事。教学中,我先用高尔基谈读书的名言来开始本课的教学,与学生交流后,我向大家介绍了我正在读的成长故事,并向大家出示了书中的一个故事,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在教学中,我有针对性地细化阅读策略,训练阅读方法,落实语文要素。阅读前,引导学生观察封面猜大意,对比内容选译者。阅读中,以《童年》为例,出示精彩片段,在激趣中侧重阅读策略的指导和训练,总结出三条锦囊妙计:理清人物画图谱、生动情节理一理、环境描写品一品。最后,引导学生关注同类成长小说,迁移运用小说的阅读方法,循序渐进地提升阅读的能力。学生通过后续的阅读,一定能走进书中人物的生活,从中汲取成长的智慧和力量。后续的阅读除了一些成长题材类的故事,还推荐阅读高尔基的成长三部曲中的另外两篇《大学》《在人间》,更深入了解主人公的成长历程。
“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读书的种子。”课上,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课下,学生更应该成为读书的主人。合理安排读书时间,规划读书数量。“双减”政策下,语文老师在读书上具有引领作用,只有“腹有诗书气自华”,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心性、健全的人格和聪慧的大脑。
阅读是一种没有边界的学习方法,阅读的能力将是一个人终身受益的“成长力”,相信在“双减”政策的指引下,在我们老师对“高效课堂”的不懈追求下,能够探索阅读新门径,拓展阅读新视野,让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换发出课程活力,为孩子们的全面成长保驾护航!
阅读是学生终身成长的重要路径,阅读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素养。“双减”背景下,全体语文老师更要矢志不渝地推进课外阅读工作的开展,把时间还给学生,把阅读的乐趣带给学生,把轻质减负的效果带给学生。老师们要以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的需求,设计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阅读活动,充实“双减”下的课余生活,真正使“双减”落地有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