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秋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第3课时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2教案苏教版.docx

发布:2025-04-07约2.02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1

第3课时稍困难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9~80页例3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详细情境,会解决一些稍困难的“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问题。

2.通过学习,进一步驾驭画线段图分析题意的方法,培育分析推理实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解决稍困难的“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问题。

难点:理解稍困难的分数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林阳小学去年有24个班级,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1/6,今年比去年增加了多少个班级?

提问:“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1/6”是什么意思?

学生思索后回答:意思是今年增加的班级数占去年的1/6。

追问:如何解决“今年比去年增加了多少个班级”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回答出:这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因此只要求出“24的1/6是多少”即可。

2.引入:林阳小学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呢?今日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解决稍困难的分数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

(1)分析比较。

引导:请同学们视察、比较,看一看例3与导入时的复习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视察、分析后,得出:例3与复习题的条件相同,但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2)理解关键句。

①想一想:例3中的“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1/6”与复习题中的“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1/6”的意思一样吗?

学生通过分析,得出: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都表示今年增加的班级数占去年班级数的1/6。

②质疑:在计算时,应当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

老师明确:把去年的班级数看作单位“1”。

2.画线段图。

(1)让学生画出表示今年班级数的线段图,并在图中标出问题。

①学生独立用直尺画线段图。②小组展示自己绘制的线段图。

③老师用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绘制的线段图,并请绘图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方法及思路。

(2)看图分析数量关系。

①小组合作,分析数量关系,相互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②小组选派代表汇报。

学生汇报预料:

生1:今年比去年增加的班级数是24的1/6,可以先算今年增加的班级数。

生2:今年的班级数=去年的班级数+增加的班级数,所以先算出增加的班级数,再加上去年的班级数,就是今年的班级数。

生3:把去年的班级数看作单位“1”,今年的班级数占去年的1+1/6=7/6,因此算出24的7/6,就是今年的班级数。

……

3.列式解答并检验。

(1)要求依据前面的分析,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学生自主列式解答,老师巡察指导。

(2)汇报展示。

指名几位用不同方法解答的学生汇报,并依据学生的汇报,板书解题过程。

解法一:24+24×1/6=24+4=28(个)

解法二:24×(1+1/6)=24×7/6=28(个)

(3)检验计算结果。

请同学们依据上节课学习的检验方法,自主检验自己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法检验,老师巡察,并适当指导。

4.反思小结。

引导:今日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这种类型的应用题的解法,你觉得应当怎样解答这类应用题?

(1)学生独立思索后小组沟通,探讨解法。

(2)全班汇报后,老师小结:解决这种类型的应用题时,可以先算出多(或少)的几分之几的详细数量,再用单位“1”的量加上(或减去)多(或少)的量;也可以用单位“1”的量乘单位“1”加(或减)多(或少)的几分之几后的分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1)学生相互说一说可以怎样想。

(2)学生画出线段图,理解题意,再独立解答。

(3)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十三第16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画出线段图,列出算式,解答问题。

(3)反馈汇报。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稍困难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2)

解法一:24+24×16=24+4=28(个)先算出今年增加的16是几个班

解法二:24×(1+16)=24×76=28(个)先算出今年的班级数占去年的几分之几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解决“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类型的问题。为了突破这个重点,尝试分三步进行教学:第一步,初步感知。依据题目意思,分析数据,理解题意。其次步,画线段图找等量关系。画线段图法不仅能将题中蕴含的抽象的数量关系直观地表达出来,而且能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学生通过画线段图,更快、更精确地理解了题意,并借助线段图探究发觉了不同的解题方法。第三步,列出算式,解决问题。在前面两步的基础上,学生很顺当地完成本步的教学任务。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时间限制,没有对问题进行迁移拓展,这在今后的教学中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