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6 At One with Nature Understanding ideas Longji Rice Terraces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Unit6AtOnewithNatureUnderstandingideasLongjiRiceTerraces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一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Unit6AtOnewithNatureUnderstandingideasLongjiRiceTerraces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一英语(外研版)必修第一册
3.授课时间: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通过学习《LongjiRiceTerraces》单元,学生能够提升对英语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增强跨文化意识,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文化的独特性。同时,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学生将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能够阅读和理解简单的英语文章。他们可能已经接触过关于自然景观和文化遗址的英语描述,对地理和人文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然而,对于龙脊梯田这样的特定文化现象,他们可能缺乏深入了解。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自然和文化多样性通常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具备较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能够通过视觉和听觉材料来学习。在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视觉学习,喜欢通过图片和视频来获取信息;而另一些学生可能更倾向于听觉学习,喜欢通过听故事或讨论来理解内容。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由于龙脊梯田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背景的地理现象,学生可能会在理解文化背景和细节上遇到困难。此外,英语词汇的多样性和复杂句式的理解也可能构成挑战。学生可能还需要克服对特定文化现象的先入为主观念,以及如何将新学到的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龙脊梯田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梯田的生态价值、文化意义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导游或学者,模拟介绍梯田,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化理解。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梯田的美丽风光和文化特色。
2.互动软件:使用互动式教学软件,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体验梯田,增强学习体验。
3.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探究梯田的相关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中国自然景观的英文纪录片片段,特别是龙脊梯田的片段,引导学生关注视频中的自然美景和文化特色。
2.提出问题:询问学生是否知道龙脊梯田,了解他们对此有何了解,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龙脊梯田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介绍龙脊梯田的历史:讲解梯田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其在当地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
2.分析梯田的地理特点:讲解梯田的地理分布、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特点对梯田的影响。
3.探讨梯田的文化意义:分析梯田在文化传承、民俗活动以及与当地居民生活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词汇练习:通过填空、匹配等方式,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新词汇。
2.句型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句型,描述龙脊梯田的景色和感受。
3.阅读理解:提供一篇关于龙脊梯田的英文文章,让学生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询问学生对龙脊梯田的了解程度,以及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看法。
2.引导学生思考:提出与梯田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导游和游客,模拟介绍和参观龙脊梯田的情景。
2.小组讨论:针对梯田的保护和发展进行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3.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
1.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龙脊梯田的重要性和文化价值。
2.拓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收集关于龙脊梯田的更多信息,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导入环节(5分钟)
-播放视频(1分钟)
-提出问题(1分钟)
-小组讨论(3分钟)
讲授新课(15分钟)
-介绍历史(5分钟)
-分析地理特点(5分钟)
-探讨文化意义(5分钟)
巩固练习(10分钟)
-词汇练习(3分钟)
-句型练习(3分钟)
-阅读理解(4分钟)
课堂提问(5分钟)
-提问(2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