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fushu)分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取一个小玻璃杯,放入洗净的碎鸡蛋壳,然后加入一些醋精(主要成分是醋酸),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试根据实验现象推测鸡蛋壳的成分里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实庭小实验 答;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 鸡蛋壳中可能含有碳酸钙。 二、一氧化碳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收集方法 溶解性 密度 颜色状态气味 物理性质 CO CO2 无色无味气体 无色无味气体 比空气大 比空气略小 能溶于水 难溶于水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集气法 固体叫“干冰”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 现象:产生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无色 无味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原理: 2CO + O2 ==== 2CO2 点燃 可燃性、毒性、还原性 点燃前先验纯 煤炉中的化学变化 2C + O2 2CO 点燃 H2O + C CO + H2 高温 2CO + O2 2CO2 点燃 上: CO2 + C 2CO 高温 中: C + O2 CO2 点燃 下: 氧气不足: 水洒在煤炉上: 2、还原性: 现象:黑色的粉末变成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 + CuO == Cu + CO2 实验步骤: 1、通:加热前,先通CO排出玻璃管内的空气 2、点:点燃酒精灯加热 3、撤:还原结束,撤走加热CuO的酒精灯 4、通:继续通CO至试管冷却 CO有剧毒,为防止污染气体,应点燃处理未反应的尾气。该酒精灯应最先点且最后熄。 本实验操作步骤是: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将一氧化碳气体验纯; 3.点燃装置最后边的酒精灯; 4.通入一氧化碳气体; 5.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6.反应完毕,先撤灯,后撤气,再熄灭后边的酒 精灯。 注意:在点燃或加热任何可燃性气体之前,都必须 先验纯。 未反应完的尾气一氧化碳最简单的处理方法 是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处理,避免散逸到大气中, 而污染环境。也可循环利用作燃料,也可用 气球收集起来。 优点: ①节约能源 ②保护环境 一氧化碳也能还原氧化铁 3C3 CO+ Fe2O3 ==== 2Fe+3CO2O + Fe2O3 === 2Fe + 3CO2 高温 (这是高炉炼铁的主要原理) 以上两反应中,一氧化碳都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H2 + CuO Cu + H2O 2H2 + O2 2H2O H2 CO + CuO Cu + CO2 2CO + O2 2CO2 CO C + 2CuO 2Cu+CO2 C + O2 CO2 2C + O2 2CO C 还原性 可燃性 性质 物质 C、CO、H2化学性质的比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高温 下图是一氧化碳和氧气进入血液的对比实验 * * * * 补充沿海城市昼夜温差小,内陆城市昼夜温差大,强调水能调节气温的用途,水是生命之源,一个婴儿在母体中孕育的时候就离不开水了,图片 澄清石 灰水变 浑浊 复习回顾: 怎样检验二氧化碳? 怎样验满二氧化碳?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CO2 CO 问 题 CO2和CO的性质是否相同? 为什么? + 4 + 2 每个CO2 分子比每个 CO 分子多一个氧原子,由于分子构成不同,可以推测它们的性质有很大的不同。 CO2 CO2 CO2 可见:二氧化碳的密度为比空气大。 一、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探究实验1、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 二氧化碳气体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倾倒时会在烧杯底部先聚集较多的二氧化碳,使下方的蜡烛首先接触到较多二氧化碳而先熄灭,上方的蜡烛后接触到二氧化碳而后熄灭, 探索问题 下层蜡烛火焰先熄灭,上层蜡烛火焰后熄灭 这个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的两点性质: 第一、通常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第二、密度比空气的大。 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 想一想 在意大利有一个奇怪的山洞,被当地人称为“死狗洞”。人走进山洞平安无事,而牵进去的狗立即倒地而死亡。你能解释其中的奥妙吗?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地势越低含量越高,且不助燃也不能供给呼吸,浓度大时会使人窒息。 联系实际: 久未开启的地窖底部二氧化碳含量较高,若贸然进去有窒息的危险。 1、为什么地窖底部二氧化碳含量较高? 2、为防不测,人们在进入地窖前,常做灯火实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