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4.doc

发布:2017-06-04约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2-3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 同步练习人教实验版 【模拟试题】 1. 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因为( ) A. 纸的质量好 B. 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比较稳定 C. 保存方法得当 D. 碳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2.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CO使人中毒 B. 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 C. 干冰变为二氧化碳气体 D. 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 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充满集气瓶,正确的方法是( ) A. 加入澄清石灰水 B. 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C.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D. 用燃着的木条迅速伸入瓶底 4. 不能用来鉴别CO和CO2两种气体的方法是( ) A. 通入澄清石灰水 B. 观察颜色 C.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D. 点燃 5. 常温下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的物质是( ) A. 水 B. 澄清石灰水 C. 氧气 D. 木炭 6. 下列气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是( ) A. 氧气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碳 D. 氮气 7. 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把混合气体通过( ) A. 水 B. 炽热的炭层 C. 澄清石灰水 D. 灼热的氧化铜 8. 下列各组仪器中,不能用来组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是( ) A. 长颈漏斗、集气瓶、酒精灯 B. 长颈漏斗、集气瓶、试管 C. 长颈漏斗、锥形瓶、集气瓶 D. 平底烧瓶、长颈漏斗、集气瓶 9. 将干冰放在空气中,其周围就会产生大量的白雾,因而舞台上常用其制造云雾缭绕的环境。干冰能产生白雾的原因是( ) A. 干冰蒸发出大量的水蒸气 B. 干冰蒸发出大量的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C. 干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了大量的白色气体 D. 干冰蒸发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成了小液滴 10. 将N2、CO、CO2 的混合气体依次通入足量石灰水和灼热CuO后,冷却至室温,剩余气体是( ) A. N2、CO2 B. N2 C. CO2 D. N2、CO2、H2O 11. 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包括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B.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C.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是不活泼的 D. 单质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12. 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除去这白膜使试剂瓶变得明净的最好方法是( ) A. 用蒸馏水冲洗 B. 用钢丝刷刷洗 C. 用稀盐酸洗涤 D. 用热水冲洗 13. 如果要除去一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A. 把混合气体点燃 B. 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C. 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把混合气体由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里 14. 用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铜,发现已制得的铜又很快变黑了,你推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温度太低 B. 试管口倾斜了 C. 反应开始时,没有把试管内的空气排干净 D. 铜没有在一氧化碳气流中冷却而又被空气中氧气所氧化 15. 一种无色气体X与炽热的木炭反应,得到另一种无色气体Y,Y在加热条件下与一种黑色固体反应又得到X和一种亮红色固体,则气体X和Y是( ) A. X是CO,Y是CO2 B. X是CO2,Y是CO C. X是O2,Y是CO2 D. X是O2,Y是CO 二. 填空题(25分) 16.(8分)家庭小实验:将洗净的碎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放入小玻璃杯中,然后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到鸡蛋壳表面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一会儿,便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7.(7分)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通入适量的CO2,紫色石蕊试液的试液变为 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则石蕊由 色变为 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6分)请按照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合反应 (2)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分解反应 (3)有二氧化碳参加的化合反应 19.(2分)已知:化合物甲 + 单质乙 一定条件 化合物丙 + 单质丁,如果丙在常温下是无色气体,丁是红色固体,请写出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 。 20.(2分)取一个吹足气的小气球,放在烧杯或小塑料桶里,通入足够浓度的二氧化碳。一会儿,小气球就乖乖上浮,悬在烧杯中央(如图)。这是为什么? 。 三. 计算题(共13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Ca 40 21.(3分)新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