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精].ppt

发布:2017-01-13约2.8千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CO 和 CO2 性质 南溪5中化学备课组 分析 现象 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1、CO2的密度比空气大;(物性) 2、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性) 活动·探究1 如何用实验证明CO2比空气重? 分析 现象 塑料瓶变扁了 CO2能溶于水,瓶内压强减小 活动·探究2 小结:利用CO2溶于水,密闭容器内压强 减小,大气压使之出现相应的现象。 如何用实验证明CO2能溶于水? 活动·探究3 如何用实验证明CO2能溶于水? 试管内液面上升 小结:利用CO2溶于水,密闭容器内压强 减小,大气压使之出现相应的现象。 活动·探究4 CO2能溶于水,通常情况下, 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CO2 。 蒸馏水 CO2 栓塞 注射器:可定量测定CO2的溶解性 小结:利用CO2溶于水,密闭容器内压强 减小,大气压使之出现相应的现象。 活动·探究5 无明显现象 水 CO2 现 象:石蕊变红 紫 色 石蕊试液 CO2 紫色石蕊是一种色素, 和一些特定物质反应变色。 猜想3: 猜想2: 猜想1: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 实验方案 猜想假设 是CO2 是H2O CO2和H2O生成新物质 CO2 不变红 CO2不能使石蕊变红 水 水 不变红 变 红 H2O不能使石蕊变红 CO2和H2O生成的新物质使石蕊变红 经石蕊染色干燥的小花 问题: CO2水溶液中是什么物质使石蕊变红? 活动·探究6 不变红 H2O、CO2都不能 使石蕊变红 不变红 H2O和CO2反应生成 新物质使石蕊变红 变 红 石蕊遇酸变红 H2O和CO2 反应生成 酸性物质 第Ⅰ步 第Ⅱ步 第Ⅲ步 第Ⅳ步 问题: CO2水溶液中是什么物质使石蕊变红? 紫 色 石蕊试液 CO2 现 象:溶液又变成紫色 方程式: 现 象:石蕊变红 方程式: H2O + CO2 == H2CO3 H2CO3 == H2O + CO2↑ 活动·探究7 一、CO2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无色、无味、气体 (2)密度比空气大 (3)能溶于水 (4)CO2固体叫“干冰” (1体积水约溶解1体积CO2) (干冰吸热能升华) 升 华 CO2(气) CO2(液) 干冰 CO2固体 “干冰” (1)CO2一般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2)CO2与 H2O反应: H2O + CO2 == H2CO3 (碳酸很不稳定:H2CO3 == H2O + CO2↑) Ca(OH)2 + CO2 === CaCO3↓+ H2O 【Ca(OH)2溶液】 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3)CO2能使 澄 清 石 灰 水 变浑浊 二、CO2的化学性质 (4)CO2有氧化性: C + CO2 ==== 2CO 高温 【吸热】 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Ca(OH)2 + CO2 === CaCO3↓+ H2O ② 用石灰浆抹墙 ③ 用石灰水泡鸡蛋保鲜 ④ 石灰水瓶壁有一层白膜 问:石灰水瓶壁的白膜如何清洗? 答:用稀盐酸清洗。 ① 用来检验CO2( 也可除去少量CO2 ) 补充 三、CO2的用途 1、CO2用于灭火 ① CO2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化性) ② CO2比空气重 (物性) 2、CO2参与光合作用,作温室气体肥料 3、干冰作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 冷藏食品、人造云雾,等 CO2固体 “干冰” 4、作化工产品的原料(如:制碳酸饮料) 四、温室效应 1、造成温室效应的因素? 2、温室效应的危害? ① 大量使用含碳燃料,产生大量CO2 ; ② 乱砍滥伐,森林遭到破坏 ,吸收的CO2减少。 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 沿海城市;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 3、防止(或减缓)温室效应的方法? ① 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② 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 减少 CO2 产生 ③ 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④ 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⑤节约纸张:双面使用纸张,提倡使用手绢, 用电子邮件来代替纸质信件。 增加 CO2 吸收 性 质 气体 色、态、味 密 度 溶 解 性 CO CO2 无色无味的气体 无色无味的气体 比空气略小 比空气大 难溶于水 能溶于水 比较 CO 和 CO2 的物理性质 〈探讨〉CO和CO2 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相 同 不相同 不相同 虽然元素组成相同,但是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