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七章管理学组织.ppt

发布:2017-05-18约3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组 织 学习目标 掌握组织的含义 了解组织工作的重要性 掌握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 掌握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并能够灵活应用 开篇案例1 某卫浴产品制造企业管理组织结构过于繁杂,仅有四百三十几名员工的企业,竟然设置711个科室,科室管理人员己占全厂人数的l/4,每年的管理费用高达50多万元,成为企业的沉重负担。企业内部也因部门复杂,经常出现推诿扯皮现象,办事效率很低。同时因非生产人员过多,相应减少了一线生产人员,引起了工人的不满,企业出现严重亏损。 开篇案例2 某洗衣机厂自2000年正式生产洗衣机,以后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对组织结构及时调整重新设计,2006年已建成了“四部、一所、两室”和“四个分厂”、“三个中心”管理体制,并对新组成的机构做了工作范围的明确规定,人员编制责、权、利的相互关系也作了明确规定。在组织结构内,严格定员、定岗、定权、定责,并取消过多的副职,期间减少了管理人员数十名。全厂管理干部队伍精干,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办事效率,减少了政出多门、互相推诿的现象,使厂长能有更多时间去研究企业的重大决策和发展规划。所有这些措施大大促进了全厂生产的发展,连续多年企业总产值和利润都在持续增长。 开篇案例告诉我们什么? 一个企业采用不同的组织结构,会得到不同的组织效果。 优秀的组织结构,机构精简、高效,职能分工合理而明确,既发挥个人积极性、创造性,又能保持高度的和谐统一。 不良的组织结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组织内因为职责不清、职能重叠而相互扯皮。 建立精简高效的组织结构,对组织非常重要。 一、组织的含义 名词的“组织”:是指一种实体,教材133页。 动词的“组织”:即组织的职能,教材134页。 二、组织工作的重要性 让每个员工明确自己应实施的工作,从而确保每个人都能有效完成各自任务。 能使个员工明确个人在组织中的工作关系和隶属关系,从而确定各自工作的分工和合作,保证工作的有序开展。 维持所实施各项活动的相互关系,从而使组织的各部门、管理的各道程序保持统一、和谐。 明确组织中各部门、各岗位为完成工作所必需的权力,来调动各管理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确保完成各自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三、组织设计的基本程序 相关概念: 组织结构:是组织的基本框架,教材141页。 组织(结构)设计:是组织职能的核心工作,教材141页。 组织框架图(组织结构图) 学院现设有18个教学、行政部门,其中教学部门分为七系一部一馆一中心。 三、组织设计的基本程序 (一)工作划分 把完成组织目标的总任务划分成若干个各不相同又相互联系的具体任务的过程,就是工作划分。 如完成既定产量的某产品需要电焊、冲压、油漆、装配等若干具体任务。 (二)工作归类,建立工作部门 将性质相同的或相近的工作进行归类合并,在组织内部建立职能各异的部门。 以工作归类为基础建立部门的基本方法有: 1、按企业的职能建立划分部门。 2、按产品划分建立部门(多元化经营的企业)。 3、按生产顺序或设备类型建立划分部门(生产型企业)。 4、按地区划分部门(大型跨国公司)。 (三)确定管理幅度,划分管理层次 什么是管理幅度?你认为管理幅度多大为 合适? 什么是管理层次?请用教材图7-4解释“组织规模已定时,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反比。” 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高长(直高)式结构与扁平式结构的特点各是什么? (三)确定管理幅度,划分管理层次 所谓管理幅度,是指一个管理者能够直接地、有效地管理的人数。 你认为管理幅度多大为合适? 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1、管理者的能力。 2、下属的成熟程度。 3、工作的标准化程度。 4、工作条件(助手配备、信息手段等)。 5、工作环境(组织环境的稳定程度)。 管理层次 所谓管理层次,是指一个组织内部从最低层次的工作人员至最高组织主管之间的隶属关系的数目。 在组织规模已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关系。加大管理幅度,可减少管理层次;缩小管理幅度,会增加管理层次。 高长式与扁平式组织结构 高长式结构与扁平式结构之比较 1.高长式结构的特点 ⑴优点:有利于控制;使上下级之间联络迅速; ⑵缺点:影响信息传输速度;增加管理费用;上层对下属的工作参与过多,不利于调动其积极性。 2.扁平式结构的特点 ⑴优点:有利于发挥下级积极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培养下级管理能力;信息传播的速度快;节省管理费用; ⑵缺点:管理幅度过宽加重管理人员负担;容易出现决策失误,因此对管理者的素质要求较高。 故事案例 刘邦因怀疑韩信谋反而捕获韩之后,君臣有一段对话。 刘问:“你看我能领兵多少?” 韩答:“陛下可领兵十万:” 刘问:“你可领兵多少?” 韩答:“多多益善:” 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