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四章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流动的组织——血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结合生活经验和观察分析,描述血液成分。
②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2、能力目标:
①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了解各种血细胞的功能及其病理表现,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②分组实验及讨论,在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注血干细胞及其研究进程,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血液的成分及各自的主要功能
2、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
3、难点突破:学生课前搜索自己或家人的血常规化验单,研究自身的一些血细胞数目异常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自己寻求血细胞的功能来解惑,使枯燥的血细胞功能溶入生活中去学习。
三、教学设计思路
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观察演示实验了解血液成分――根据血浆成分推断血浆功能――分组实验、列表归纳血细胞的种类、结构及区别方法 —— 分析血常规化验单理解血细胞的功能——通过知识运用巩固知识――关注常州电视台都市新闻坊追踪白血病女孩的事例,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达到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目的。
四、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五、课前准备
师:
1、准备未加抗凝剂的血液(血块)及加抗凝剂的血液
2、显微镜、人血永久涂片
3、课件PPT流动的组织——血液
生:
收集自己或自己家人的血常规化验单
六、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言:我们通过消化系统获得营养,通过呼吸系统获得氧气,是不是只有这些系统需要营养或氧气呢?那么这些营养与氧气是怎样送往全身的? 学生思考回答:全身都需要氧气和营养,体内物质是由血液来运输的。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播放课件:
1、影片:流动的血液及给病人输血的图片
2、血库未能及时送血 产妇失血过多死亡①你所观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数量最多的是哪种细胞?
②你是怎样区别红细胞和白细胞的?
③为什么看不见血小板?
3、组织学生列表比较三种血细胞
二、血细胞的功能
1、同学们出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血常规化验单,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PPT)
①在血常规化验单中哪种血细胞数目异常?
②他有什么病?他的身体有哪些异常表现?
③对这个病人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治疗或缓解?
巡回指导,找出一些典型的单子,投影分析
①红细胞较少或血红蛋白较少
②白细胞数目过多
(血小板数目异常的单子比较少,可以让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血小板起作用的时候)
2、漫画展示三种血细胞功能,引导学生总结三种血细胞的功能。
3、除了上述现象,人体还会出现哪些血细胞数目异常现象?。
分组实验
学生就观察回答
学生列表
数目
大小
形态
结构特点
RBC
WBC
PLT
分组讨论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是贫血病症,容易头晕、乏力、心悸等,应该补充含铁和含蛋白质的食物或听医嘱服用补血的药物。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是炎症,想到自己发烧、伤口红肿、化脓等身体异常表现,应该注意消炎。
回忆自己流鼻血、小伤口出血等不久就止血的情况
学生很有兴趣观察比较找出三副漫画分别代表哪种血细胞并总结各自功能。
学生纷纷发言,如白血病、血栓、血友病等 三、知识应用 中国足球队在备战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时,在众多条件优越的地点,最终选择昆明为集训地。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这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昆明地理特征 分组讨论,集思广益,最终得到正确答案 四、课外知识拓展 常州电视台《都市新闻坊》决定2007-4-2紧急发起“拯救少女萍萍”大型新闻行动
5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