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doc

发布:2018-01-31约2.94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 730900 【摘 要】目的:分析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90例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术期评估。按手术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对照组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比较两组高龄高危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持续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相对于参照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膀胱持续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的暂时性尿失禁、术后继发性出血、前列腺电切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时,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有疗效好、并发症少等特点。 【关键词】等离子电切术;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 【中图分类号】R4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317-02 引言 前列腺增生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尿道和膀胱受到增大的前列腺的压迫。前列腺增生又称前列腺肥大,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男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及老年人高质量生活需求,越来越多的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要求得到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好、恢复快的治疗方法。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无疑是目前能满足BPH患者需求的理想手术方式之一,高龄、高危BPH患者病情复杂,手术治疗中危险性大,如何提高这类患者手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仍是临床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外科手术由开放性手术到“金标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来又出现了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本文对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年我院收治的90例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45例,年龄71-85岁,平均年龄是74.2岁,前列腺重46.0-104.0g,平均(56.1plusmn;22.3)g。对照组45例,年龄是70-83岁,平均73.6岁,前列腺重约48.0~103.5g,平均(57.0plusmn;21.8)g。两组患者年龄、前列腺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排除患有膀胱疾病、前列腺或者有尿路手术史和精神病等不符合要求的患者。 1.2手术方法 术前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相关的检查。研究组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患者保持膀胱截石位,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方法,待患者进入麻醉状态。首先,将等离子电切镜的双极电切功率设置为160W,电凝功率设置为80W;其次,用生理盐水进行灌洗;利用电切镜在尿道中观察病变部位并行切除;最后,进行止血处理,留置尿道管并冲洗膀胱。对照组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体位和麻醉方法同观察组。利用泌尿外科内镜系统,选择5%葡萄糖溶液进行灌洗,其他同观察组操作。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电切综合征、继发性出血、尿道狭窄、暂时性尿失禁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监测指标 相对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均减少,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下表所示: 3讨论 前列腺增生从目前来看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症之一,研究表明此病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临床症状表现会加重。患病人员容易出现尿路梗阻,给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现今,临床主要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激光、经尿道前列腺注射消融、经尿道前列腺微波等微创手术进行治疗,但各种手术方式在临床应用时受到局限。自从我国临床开展腔镜手术以来,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治疗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作为金标准手术方法,但该手术方式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5%~18%,患者治疗预后较差。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是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上发展而来的,其手术优势明显优于经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