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48例疗效观察.doc

发布:2018-01-29约4.5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48例疗效观察 张永恒1 李泽惠2 张汝青1 (1云南省华宁县医院外科 652800; 2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肾外科 653100) 【摘要】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使用生理盐水作为工作介质和冲洗液,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行前列腺切除48例。结果 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30~120g,平均65g,手术时间30~70min,平均50min,术中平均出血108.5mL(除 1例术后出血、血凝块堵塞导管,再次手术止血并输血600mL治疗),无电切综合征发生。术后4~5d拔除留置导尿管,术后出现暂时性尿失禁2例。术后随访3~12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平均下降 16.50分。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 【关键词】 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 治疗前列腺 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5-0047-02 我院2008年12 月至2011 年1月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plasmaki- netic rection of prostate,TUPK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48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所有病例符合BPH 诊断标准,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24~29 分,平均30分。共48例,年龄61~66 岁11例, 61~66 岁24 例, 61~66 岁13 例。病程6 个月至10年,平均5 年。经腹部B 超估计前列腺重量(W =左右径times;前后径times;上下径times;0.546)统计,前列腺重量30~60g9例,61~80g26例,81~120g13例。合并高血压病5例、慢支肺气肿1例、冠心病2例、糖尿病5例,并发有膀胱结石4例、尿潴留7例、尿路感染8例、上尿路结石并肾功能不全1例。 尿潴留者予导尿;尿路感染和肾功能不全者予留置导尿引流及相关治疗,待肾功能恢复或者平稳后手术;有心肺并发症者均控制平稳后再手术;合并糖尿病者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正常后再手术,所有服用阿司匹林者均停用 5~7 d 后再行手术治疗。 1.2 手术方法 采用英国 Gyrus 公司等离子双极电切系统以及超脉冲等离子体双极电切系统,F27 外鞘30观察镜,电切功率 160W,电凝功率 80W,0.9%生理盐水作为冲洗液采用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加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灌注液瓶距膀胱90cm,先以 20~26 F 尿道扩张器检查尿道,根据需要行尿道扩张,必要时行尿道外口切开,对于尿道直径偏小者,去除外鞘进行手术,以免损伤尿道,前列腺过大者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以减少手术时间。进镜后观察膀胱各壁、输尿管口、后尿道及前列腺增生情况,并确定精阜位置,测定膀胱颈至精阜距离。合并膀胱结石者先行激光碎石术,然后再行前列腺切除电切时采用电切和剥离方法相结合,先于精阜处,切开近端尿道黏膜及侧叶远端近精阜处的黏膜,找到增生腺体与外科包膜间隙,用镜鞘将腺体组织沿包膜向膀胱颈方向逆行推剥至距膀胱颈1.5cm处,再将腺体腔内分隔,顺行切除已推剥腺体,最后修整创面及前列腺尖部,冲洗膀胱,吸出组织碎块,检查创面,由近到远彻底止血最后将镜体退至精阜远端处,观察颈口及腺窝情况,腺窝可见一明显通道,尿道膜部呈圆形开口。经尿道留置F20~22三腔气囊尿管,术后冲洗膀胱1~2d,留置导尿管4~5d后拔管,排尿通畅后出院。 2 结果 48例患者手术时间30~70min,平均50min。切除前列腺重量约30~120g,平均65g,无电切综合征发生。除1例术后出血、血凝块堵塞导管,再次手术止血并输血600mL治疗,其余均无输血、无电切综合征发生。术后4~5d拔除留置导尿管,全部病例排尿通畅。术后出现暂时性尿失禁2例,经提肛训练1~2周恢复正常。术后随访3~12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平均降至9分,平均下降16.50分。 附表 治疗结果中前列腺重量与手术时间、出血量统计对比 3讨论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原因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1]。重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