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观察.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观察
梁泉 张海滨 林哲 吴振权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东佛山 528000)
【中图分类号】R6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3-0185-02
【摘要】目的 观察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英国Gyrus等离子双极电切系统,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248例。结果 本组248名患者,手术均顺利成功。手术时间35—120min,平均65min。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30~80g,平均55g。术中未发生TURS,无1例输血, 术后无急性附睾炎发生,无尿失禁病例。术后冲洗时间2~3天,术后4~5天拔除导尿管。拔除尿管后排尿通畅。术后随访6—24个月,术后的IPSS为:(12.6plusmn;2.5)分;QOL术后为(1.8plusmn;0.6)分;Qmax术后为(22.4plusmn;1.5)mL/s;AFR术后为(14.1plusmn;1.8)mL/s;RUV术后为(20.3plusmn;10.9)mL/s。结论 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尤其是在基层医院。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经尿道电切综合症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BPH) 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the prostate, TURP)是治疗本病的“金标准”。目前在临床工作中,在使用TURP的基础上应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transurethral bipolarplasmakinetic resection ofprostate,PKRP) 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十分显著。现选取我院2008年1月到2010年1月中,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行前列腺切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248例,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月到2010年1月中,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行前列腺切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248例。年龄为54岁—82岁,平均64.3岁。病史2—10年,平均4.2年。术前均有明显的排尿困难、夜尿增多、排尿费力、尿线变细等症状。术前采用超声测量前列腺重量为32—110g,平均58.5g。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26.3plusmn;3.5)分,生活质量评分(QOL)(4.8plusmn;0.9)分,最大尿流率(Qmax)(7.5plusmn;2.4)ml/s。平均尿流率(AFR)为5.2plusmn;1.2mL/s,残余尿量(RUV)为(110plusmn;35)mL。本组患者中,伴发高血压54例,冠心病38例,慢性支气管炎32例,糖尿病23例,输尿管结石3例。
1.2 手术方法
对合并症患者分别给予降血压、降血糖以及尿管引流等治疗措施,使其血压、血糖及肾功能有所恢复可适应麻醉和手术。伴有尿路结石者,在采用ESWL治疗后,将结石碎至0.5cm左右,待前列腺手术结束后一并冲出。常规连续硬脊膜外麻醉成功后,取截石位。使用英国GyrusMedical公司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系统,(30deg;,F27),360度旋转,。使用0.9%生理盐水持续冲洗连续冲洗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镜,灌注压约为5.89kPa(60cmH2O)。应用切割环,在电视监视下操作, 电切功率150~160W,电凝功率70~80W。经尿道插入电切镜,依次观察尿道、精阜、膀胱黏膜、双侧输尿管开口位置、膀胱颈至精阜的距离以及前列腺各叶增生的情况。采用分区切除法,先在6点作膀胱颈至精阜纵行标志沟达包膜,再在12点作同一对应标志沟,再向两侧的1点和11点分割切除两侧叶,中叶增生者,先于中叶与两侧叶之间切取纵沟隔离中叶,切除中叶,再切取12点纵沟,其余的步骤同前。术终冲洗组织碎块。术毕创面电凝止血,膀胱颈口5、7点处重点止血,直至冲洗液清亮。冲吸出切除组织后,留置F20或F22三腔气囊尿管,轻牵于大腿内侧,膀胱持续慢速冲洗12~36h,留置尿管2~4天。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持续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及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随访6—24个月,复查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和残余尿量(PRV)。
1.4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以均采用SPSS15.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