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和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比较.doc

发布:2018-01-30约2.4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和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比较 黄华生   (东莞市后街医院 523945)   【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和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BPH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且排除手术禁忌症者。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行剜除术,观察组患者行电切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腺体切除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IPSS评分、QOL评分、Qmax、RU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和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接近,电切术所需时间较短,但剜除术术中出血量更少,临床需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对应的方法治疗。   【关键词】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 剜除术 前列腺增生 临床疗效 比较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0-0199-01   引言   前列腺增生(BPH)是男性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到来,BPH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采取有效的方式治疗BPH对保障患者健康有着重要意义[1]。我院对比分析了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和剜除术治疗BPH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BPH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2],且排除手术禁忌症者。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年龄范围为59~78岁,平均年龄为(75.34plusmn;7.22)岁;平均病程(7.74plusmn;4.21)年;前列腺重量(62.27plusmn;9.33)g。对照组:年龄范围为60~78岁,平均年龄为(76.28plusmn;6.35)岁;平均病程(7.32plusmn;3.93)年;前列腺重量(62.83plusmn;8.51)g。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剜除术治疗。经麻醉后,选取合适位置切开后,找到增生腺体组织和包膜间隙,经电切镜镜鞘把增生腺体顺着找到的解剖间隙进行分类。剥离中叶和左右叶,最后切断12点位置纤维黏膜索进入哦昂贵,在剥离过程中可以看到裸露的血管断端出血,迅速止血。剥离结束后快速自上而下切除腺体,止血、冲洗,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采取电切术进行前列腺增生的治疗。5、7点位置做好标志沟后将中叶移除,进一步行腔内分割。修整尖部,膀胱颈止血,冲洗后完成手术。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等指标,进行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UV)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录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用 x-plusmn;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记数资料,采用chi;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如表1所示。结果表明,观察组手术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腺体切除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3 讨论   良性前列腺增生,采取电切术较多[3]。但有一定的不足。临床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往往出血量较多,使用范围受到限制[4]。另外,其腺体切除率偏低,手术后远期疗效欠佳。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等离子双极气化电切设备的发展,使得在进行手术的时候安全性得到提高,手术时间也基本不受限制[5]。   电切术和剜除术比较,有一定的不同。剜除术是沿外科包膜间隙分离切除腺体,术后出血、感染和再梗阻发生的概率较低。剜除术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较少,对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可采取该方法,因此其使用范围更广。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和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接近,电切术所需时间较短,但剜除术术中出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