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两件宝》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2024).docx
7《两件宝》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2024)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紧密结合一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教材,以《两件宝》为切入点,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融入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理解、欣赏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理解水平。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语言表达欲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理解课文《两件宝》中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学会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韵律。
难点:
1.理解“两件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2.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式进行仿写。
解决办法:
1.通过分角色朗读、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两件宝”的深层含义,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3.设计仿写练习,鼓励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电子白板。
2.课程平台:学校网络教学平台。
3.信息化资源:课文朗读音频、相关图片、动画视频。
4.教学手段:课本、卡片、实物教具、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两件宝》。你们知道,“宝”通常是指珍贵的东西,那在我们今天这篇课文里,“两件宝”指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揭开谜底。
(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请同学们分享:你在朗读课文时,发现了哪些你认为有趣的词语或句子?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三、深入阅读,探究课文主旨
1.小组讨论:课文中的“两件宝”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两件东西被称为宝?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其中,引导学生理解“两件宝”的含义)
2.教师讲解:“两件宝”分别是小猴子和它的伙伴们的智慧以及勇气。智慧让小猴子找到了回家的路,勇气让小猴子克服了困难。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注意体会“智慧”和“勇气”这两个关键词。
四、品析重点段落,学习写作方法
1.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最喜欢的段落,并说明理由。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喜欢的段落,总结出作者在描写小猴子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时的写作方法。
3.学生仿写句子,尝试运用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
五、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回顾“智慧”和“勇气”这两个关键词。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谈谈从这篇课文中得到的启示。
3.教师总结:智慧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法宝,勇气是我们面对困难时的力量。希望大家都能像小猴子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教师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布置作业:
a.阅读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b.尝试用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篇小日记。
(学生总结,教师布置作业)
七、下课
同学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把学到的智慧和勇气运用到生活中,不断进步,成为更好的自己。下课!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小猴子回家故事的其他版本:介绍不同文化中关于小猴子或类似动物回家的故事,如《小猴子的冒险》等,通过比较不同故事中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丰富学生对故事主题的理解。
-智慧与勇气的相关故事:搜集一些体现智慧和勇气的寓言故事或历史故事,如《孔融让梨》、《精卫填海》等,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智慧和勇气的含义。
-自然界的智慧与勇气:介绍一些自然界中动物或植物的智慧行为,如蚂蚁的集体智慧、植物的适应性等,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并从中学习到智慧的力量。
2.拓展建议:
-阅读拓展:鼓励学生阅读《伊索寓言》等书籍,寻找更多体现智慧和勇气的寓言故事,通过阅读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模拟情境来加深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的理解。
-家庭作业:布置学生观察家庭成员或身边朋友在面对困难时的智慧和勇气表现,让学生记录下来,并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感想。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智慧与勇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的话题,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看法,通过讨论来深化对主题的理解。
-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户外探险或社区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智慧与勇气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