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阅读7《两件宝》(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系列(统编版·五四制).docx
第七单元阅读7《两件宝》(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系列(统编版·五四制)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以《两件宝》一文为载体,紧密结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程内容丰富,注重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品质。通过阅读《两件宝》,学生能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②理解并背诵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表达故事寓意。
2.教学难点,
①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如小明的勤奋和坚持,以及老爷爷的智慧与宽容。
②指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发现不同人物对待“宝”的不同态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如《两件宝》课文。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如“宝剑”和“梅花”的图片,以及小明的插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3.教学课件:制作包含课文内容、重点句子和故事主题的PPT,便于展示和讲解。
4.分组讨论卡:设计讨论卡,引导学生围绕故事中的“宝”进行思考和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微笑着走进教室,同学们纷纷抬头看向我。
2.我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很有意思的课文《两件宝》,准备好了吗?”
3.同学们齐声回答:“准备好了!”
二、新课导入
1.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名言,引导同学们思考。
2.我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同学们积极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理解。
4.我总结:“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经过磨砺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三、新课学习
1.老师分发课文《两件宝》,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字形的掌握。
2.我说:“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尽量读出感情。”
3.同学们开始朗读,我在教室里巡回指导。
4.朗读结束后,我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朗读感受。
5.我问:“你们觉得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
6.同学们回答:“这个故事讲的是小明得到两件宝物的经历。”
四、故事分析
1.我说:“接下来,我们要分析故事中的两个宝物分别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
2.我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关于宝物的描述,如“一把宝剑,一个宝葫芦”。
3.我问:“宝剑和宝葫芦分别代表了什么?”
4.同学们讨论后回答:“宝剑代表了小明通过努力获得的成就,宝葫芦代表了老爷爷的智慧和善良。”
5.我总结:“故事中的宝物,既有实物,也有象征意义。”
五、探究故事寓意
1.我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同学们回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勤奋努力、善良待人、坚持不懈是获得成功的关键。”
3.我进一步引导:“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到这些呢?”
4.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如“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怕困难,要有耐心,对待别人要友善。”
六、总结全文
1.我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件宝》,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许多道理,你们觉得哪些道理最重要?”
2.同学们讨论后回答:“最重要的道理是勤奋努力,因为只有勤奋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3.我总结:“是的,勤奋努力是成功的关键。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都能发扬勤奋努力的精神,取得优异的成绩。”
七、课堂练习
1.我说:“下面,我们来做一个课堂练习,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概括《两件宝》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同学们开始写作,我巡回指导。
3.练习结束后,我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
4.我说:“大家写得很好,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写作中,也能像今天这样认真、用心。”
八、作业布置
1.我说:“今天的作业是,请同学们回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勤奋努力的故事,字数不限。”
2.同学们点头答应,纷纷表示会认真完成作业。
九、下课
1.我说:“同学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2.同学们起立,向我行礼,然后离开教室。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有关“宝剑”和“梅花”的成语故事:如“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