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蘑菇 1 第二课时教案 鄂教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蘑菇 1 第二课时教案 鄂教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蘑菇是真菌类生物,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另一类生物。
2.认识蘑菇的特点,知道有的蘑菇可以食用,有的蘑菇有毒。
3.了解细菌和病毒的特点,知道细菌对人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4.能通过观察发现蘑菇的特点,比较蘑菇和动植物的异同。
5.能通过调查活动了解生活中的食用菌。
6.?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能辨证看待身边的事物。
二、教学准备
1.收集关于蘑菇、细菌、病毒的挂图或视频资料。
2.供学生观察用的构造完整的蘑菇(每组1~2种),放大镜、小刀、白纸等。
3.生活中常见的真菌类生物:木耳、银耳、平菇、金针菇、香菇等。
三、教学过程
1.了解细菌和病毒。
(1)猜一猜。教师展示一幅细菌或病毒的彩图,这是什么?说一说:你为什么这么猜?
(2)交流学生了解的细菌和病毒的知识。
(3)观察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的细菌和病毒的照片。谈一谈:看了之后有什么想法?(如果不知道它们是细菌和病毒,我们也许会认为它们很美丽,但当我们明白了它们是什么之后,我们可能觉得它们很可怕。)
(4)阅读教材上的小资料:你又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细菌和病毒也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5)小结:细菌和病毒也是生物,它们因为十分微小,用肉眼看不见,被称为微生物。现在,你知道生物家族有哪些成员?
2.展示食用菌调查成果。
(1)小组交流、展示。
(2)小组选择代表向全班展示调查成果。
(3)制作食用菌名片。(为一种自己感兴趣的食用菌设计一张名片,内容包括:名称、特点、外形图、主要食用价值等。)
(4)名片展示与评价。
附送: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蚯蚓的选择 2教案 教科版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三、教学准备
每组一份:长方形扁纸盒两个、纸巾、蚯蚓5条、干土、湿土。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幸运抢答
1.同学们,看过幸运52吗?里面有一个环节叫“幸运抢答”,请大家在我的描述中抢答,这是哪种动物?它就是这节课的主人公!
(1)它可以做药材,具有解毒、降血压等功效,消肿片、舒筋活络丸里面就有它。
(2)它可以做食品,我国的彝族、苗族,历来有用它招待客人的风俗。日本人喜欢用它做馅饼,把它油炸,就成了南非人的风味小吃。
(3)它是常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以腐败有机物为食,连同泥土一同吞入。
(4)它把土壤翻得疏松,使水分和肥料易于进入而提高土壤的肥力,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在淡水钓鱼中适应面广,各种水域、鱼类、气候都较适宜的钓饵
(5)很多国家成立了专门的养殖场,它们每天可处理垃圾150吨,它们被称为“净化环境”的小卫士。
2.出示实物蚯蚓,关于蚯蚓你想了解哪些知识?
3.你们想不想摸摸它?什么感觉?(请多位同学来摸一摸)
4.那你觉得这样一条蚯蚓它要生存下来离不开哪些条件呢?
(二)活动一:我们来研究蚯蚓的生活环境。
1.猜想蚯蚓可能适合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师:刚才你们看到的蚯蚓是老师从干窑找来的,我想让他们在我们学校里安家落户,你们说蚯蚓可能适合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呢?
生:可能喜欢潮湿的环境
生:可能喜欢黑暗的环境……
随机板书:潮湿--干燥
阴暗—明亮
师:刚才只是我们根据生活经验猜测到的,能不能设计一些实验来现场验证这些猜想呢?(给潮湿 黑暗打上问号)
师:我们怎么来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的假设呢?(教师出示材料:盒子、纸巾、剪刀、蚯蚓)
生:……
师:我们可以不可以设计两个相反的环境让蚯蚓自己来选择呢?与潮湿相反的环境是?与阴暗相反的环境是?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蚯蚓是否喜欢潮湿的环境,你打算怎么来做这个实验呢?你觉得在实验中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小组内赶快计划一下。
2.汇报交流实验方案
(学生讨论完成后,汇报交流。)
3.教师演示实验方法,实验步骤:
(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让盒子中的环境一端明亮,一端黑暗。(演示剪法)
(2)在盒底放入塑料吸水纸,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5)反复几次。
师:你为什么这么设计呢?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选择了蚯蚓生存中的哪个条件来研究呢?
我们将它称为我们要改变的条件。那么为了不影响蚯蚓的选择,其他的一些因素我们要保持不变,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条件我们不能改变呢?你为什么把蚯蚓放在纸盒的中间呢?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提醒学生要关爱小动物,爱护好蚯蚓。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