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二节第1课时地球公转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学案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发布:2025-04-04约6.6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13

第1课时地球公转、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和昼夜长短的改变

课标呈现·素养导读

主干学问·宏观把握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核心素养

1.结合观测及亲身感受,相识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地理实践力)

2.联系实际,理解黄赤交角存在的意义,驾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综合思维)

3.结合相关图示分析,理解昼夜长短的分布、改变规律,学会昼长、夜长的计算方法。(综合思维)

一、地球公转

1.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方向:自西向东,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

3.周期:1恒星年约为365日6时9分10秒,是地球公转真正周期。

4.速度

位置

公转位置

时间

公转速度

A点

近日点

eq\a\vs4\al(1)月初

最eq\a\vs4\al(快)

B点

远日点

eq\a\vs4\al(7)月初

最eq\a\vs4\al(慢)

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

(1)定义:赤道面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

(2)角度关系

①地轴总是与赤道面垂直,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约为66.5°,与黄赤交角二者互余。

②南北回来线的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南北极圈度数=90°-黄赤交角度数。

2.太阳直射点的回来运动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2)周期:回来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

[温馨提示]数字法记忆黄赤交角示意图的面和角

“一轴”指地轴。

“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

“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为23.5°;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5°;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三、昼夜长短的改变

二分二至日的光照图示

1.昼夜长短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

2.昼弧、夜弧

(1)形成:晨昏线将所经过的纬线分割而成。

(2)特点:除赤道和春、秋分日外,各地昼弧和夜弧不等长。

(3)意义:表示昼夜长短。若昼弧比夜弧eq\a\vs4\al(长),则白昼长,黑夜短;反之,则黑夜长,白昼短。

3.昼夜长短的改变规律

北半球

夏半年

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图1中北半球各纬度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北半球

冬半年

北半球各纬度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图3中北半球各纬度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春、

秋分日

图2代表的时间是每年的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温馨提示]

(1)昼夜现象、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区分:昼夜现象与地球为不透亮球体有关,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缘由是地球自转,产生昼夜长短的主要缘由是地球公转。

(2)昼变长、夜变短不等于昼长夜短,如北半球昼变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但其可能直射南半球,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变短、夜变长与昼短夜长亦是同样道理。

(3)太阳直射的地区白昼不肯定最长。

一、推断题

1.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燥热的时候是地球公转距离太阳最近的时候。(×)

2.我国国庆假期期间,地球公转的速度在变快。(√)

3.黄赤交角是固定不变的。(×)

4.太阳直射点的回来周期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5.太阳直射某地时,该地肯定昼最长夜最短。(×)

6.赤道上总是6时日出,18时日落。(√)

二、选择题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2年2月4日~20日在我国北京市实行。据此回答1~3题。

1.奥运会开幕时,地球的公转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A.a B.b

C.c D.d

2.地球公转到图中四点时,速度最快的是()

A.a B.b

C.c D.d

3.奥运会期间,太阳直射点位置及其移动方向是()

A.南半球始终北移

B.北半球始终南移

C.南半球先向北移后向南移

D.北半球先向南移后向北移

解析:1.D2.C3.A第1题,依据图中信息可知,左侧光照图为夏至日,右侧光照图为冬至日,上下两个位置分别是春分日和秋分日。奥运会在2月份实行,地球最可能接近图中的d点。第2题,当地球公转到近日点(1月初)时,公转速度最快,依据上述分析,应当在c处。第3题,由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规律可知,2月4日~20日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

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A点的昼长为()

A.24小时 B.12小时

C.20小时 D.10小时

5.图中所示日期,下列各地白昼最长的是()

A.太原 B.长春

C.南昌 D.昆明

解析:4.C5.B第4题,从图中的信息可知,图中A点所在的纬线上昼弧与夜弧的比例是5∶1,昼夜之和是24小时,所以其昼长约是20小时。第5题,图中所示日期为夏至日,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来线,北回来线及其以北地区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最大值,且位置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