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二节第2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训练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第一册.docx
PAGE
7-
第2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必备学问基础练
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完成1~2题。
地点
当日
次日
日出
日落
日出
日落
①
9:00
23:00
8:58
23:02
②
7:19
18:41
7:20
18:40
③
5:40
18:48
5:39
18:49
1.当日与次日白昼时间差异的干脆缘由是()
A.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B.地球的自转
C.地方时的不同 D.太阳高度的变更
2.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解析第1题,当日与次日白昼时间的差异即昼夜长短不同,干脆缘由是太阳直射点的移动。A正确。第2题,昼长与12的差值的确定值越大,纬度越高;反之,纬度越低。从图示表格中的日出、日落数据(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可知,三地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①③②。B正确。
答案1.A2.B
近年来全国各地房价普涨,使得民众购房慎之又慎。据此完成3~4题。
3.为保障采光及日照需求,在我国购买一楼住宅的最佳看房时间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4.依据采光要求,下列四个城市同等高度楼房楼间距最宽的应当是()
A.天津 B.哈尔滨
C.上海 D.福州
解析第3题,楼房的间距主要考虑一年中前面楼房对后面楼房的遮阳问题,由于北半球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楼房的影子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因此冬至日为最佳看房时间。第4题,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来线,选项中哈尔滨的纬度最高,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楼房的影子最长,所以楼间距应当最宽。
答案3.D4.B
读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5.这一天以后,绵阳的正午太阳高度将()
A.慢慢变小
B.慢慢变大
C.始终不变
D.无法推断
6.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推断,错误的是()
A.某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更是由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起的
B.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减去它与直射点的纬度距离
C.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更最大的是两极
D.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可能不同
解析第5题,据图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推断此时为冬至日。绵阳位于北回来线以北,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这一天过后,太阳直射点往北移动,绵阳的正午太阳高度将慢慢变大,B正确。第6题,极点正午太阳高度年变更幅度为23.5°,回来线与极圈之间年变更幅度为47°,C错误。
答案5.B6.C
下图是某地地下室采光示意图,①②③箭头分别代表该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照射状况,通过朝南的反光镜的角度调整,可以保证室内获得足够的光线。据此完成7~8题。
7.该地位于()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8.当阳光照射如③所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海口市旗杆的影子起先变长
B.我国各地区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C.北京市民可以视察到正午时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大值
D.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快
解析第7题,图中接受的是朝南的反光镜,全年正午太阳从正南方向照射,所以该地位于北回来线以北地区。该地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说明该地纬度为45°N,位于北温带,B正确。第8题,当阳光照射如③所示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冬至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海口位于赤道和北回来线之间,正午太阳高度变大,影子变短,A错误;冬至日我国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小值,B正确;北京市民可以视察到正午时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小值,C错误;地球公转速度最快为1月初,而此时为12月22日前后,没有达到最快,D错误。
答案7.B8.B
9.读某节气全球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余部分为白昼。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图所示的节气为北半球的,推断依据是。?
(2)此时,M点的地方时为,北京时间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3)图中AB、AC为晨昏线,其中AC为线。?
(4)铜陵地理坐标为(30.5°N,117.5°E),可知该日正午太阳高度为。?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因此该图所示的节气为北半球的夏至。第(2)题,M点位于赤道上,此时,M点位于昏线上,因此M点地方时为18:00。读图可知,45°E是夜半球的中心经线,地方时为0:00(或24:00),北京时间为120°E经线的地方时,因此为5:00。此时太阳直射北回来线,45°E位于夜半球的中心经线,因此昼半球的中心经线为135°W,故太阳直射点坐标为(23.5°N,135°W)。第(3)题,顺地球自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