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运动2.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

发布:2025-03-25约8.67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7-

第2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素养目标

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更、昼夜长短的变更规律。(综合思维)

2.理解四季的更替。(综合思维)

3.能运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指导实践生活,了解季节的划分。(地理实践力)

学问导引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更

1.太阳高度

(1)概念:太阳光线与____________之间的夹角(即太阳在当地的仰角),叫作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2)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为________;在晨昏线(圈)上,太阳高度为________。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更

(1)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____________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2)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________向南北两侧递减,____________________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____________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______向南北两侧递减,____________________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__________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____向南北两侧递减。

1.太阳高度、太阳直射、正午太阳高度的对比

(1)太阳高度:太阳入射光线与观测者所在地平面的夹角。

(2)太阳直射:太阳入射光线与观测者所在地平面夹角为90°时的状况。

(3)正午太阳高度:一日中太阳高度的最大值。

(4)太阳高度为90°的时间和地点条件:时间为当地正午(地方时为12时),地点为太阳直射点。

2.太阳在一天中的东升西落,称为太阳的周日视运动。天体的周日视运动是由于地球绕地轴自转形成的。

二、昼夜长短的变更

1.赤道上终年昼夜________。

2.不同时间,各地昼夜长短状况

时间

太阳直射点

昼夜长短状况

极昼、极夜

春、秋分日

赤道

全球各地昼夜________

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

北半球

北半球各纬度昼________夜__________,纬度越高,昼越________,夜越________

北极四周,出现极昼现象

夏至日

北回来线

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________值

北极圈及其以北各纬度出现极昼(极昼范围达到最大)

北半球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

南半球

北半球各纬度昼________夜________,纬度越高,昼越________,夜越________

北极四周,出现极夜现象

冬至日

南回来线

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________值

北极圈及其以北各纬度出现极夜(极夜范围达到最大)

1.某地假如日出时间(地方时)早于6时,则它的昼长必大于12小时;晚于6时日出,则它的昼长必小于12小时。

2.太阳的升落方向(日影的朝向与升落方向相反)不仅随空间变更,而且随时间的变更而变更。从赤道起先,随着纬度的上升,太阳的升落在南北方向上的变更幅度也慢慢增大。

三、四季的更替

1.夏季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________、白昼________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________、白昼________的季节;春秋两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2.为了使季节划分与气候变更相吻合,北温带国家多把3、4、5月确定为__________,6、7、8月确定为__________,9、10、11月确定为__________,12月和次年1、2月确定为__________。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恰好相反。

四季中的月份均是公历月份;南北半球所用月份相同,但是季节相反。

探究点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更

[核心归纳]

1.正午太阳高度变更

(1)概念: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12时时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留意:太阳高度并非就是指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只要有太阳就有太阳高度,可以说一天中有多数个太阳高度值,但正午太阳高度只有一个,它是一天中多数太阳高度中最大的一个值,此时地方时为12点。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更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同一纬度上,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最大(90°)。具体如下表所示:

日期

太阳直射的纬线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更规律

达全年最大值地区

达全年最小值地区

春秋分日

赤道

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赤道(90°)

夏至日

北回来线

由北回来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北回来线

及其以北

南半球

冬至日

南回来线

由南回来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南回来线

及其以南

北半球

图示

(3)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更过程(以北回来线以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