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1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训练含解析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doc
PAGE
PAGE6
第1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A基础练·等级考测试】
时间:20分钟总分:40分
[学问点1:地球自转的特征。学问点2:地球公转的特征。学问点3: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学问点1]读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示意图,完成第1~3题。
1.图中A、B、C、D四点中,地球自
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2.图中A、C、D、E、F各点中,地球自转角速度与B点相同的个数是()
A.1个 B.3个
C.4个 D.5个
3.B点连续两次看到北极上空某恒星出现在同一位置的时间间隔为()
A.1太阳日 B.1恒星年
C.1恒星日 D.1回来年
【答案】1.A2.D3.C[解析]第1题,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A点位于赤道,所以线速度最大。第2题,除南、北极点外,地球各地自转角速度均为15°每小时,故图中5个点的角速度均与B点相同。第3题,B点连续两次看到北极上空某恒星出现在同一位置的时间间隔为23时56分4秒,为一个恒星日。
[学问点2]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视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学问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如图所示),视太阳从春分点动身,在黄道上每前进15°为一个节气。据此完成第4~5题。
4.关于太阳周年运动轨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反映
B.它是地球公转运动的反映
C.它是太阳真实的运动轨道
D.它是太阳每日的运行轨迹
5.下列相邻的节气间,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是()
A.春分到清明 B.夏至到小暑
C.秋分到寒露 D.冬至到小寒
【答案】4.B5.B[解析]第4题,太阳周年运动轨迹是地球公转运动的反映,B项正确,A项错误。它是模拟的太阳运动轨道,C项错误。它是太阳一年的运行轨迹,D项错误。第5题,地球在远日点(7月初)公转速度最慢,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节气是夏至到小暑,B项正确。
[学问点3]下图是地球赤道与公转轨道的示意图。读图,完成第6~8题。
6.图中能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P点时,北半球的节气应是()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8.确定南北回来线的度数是依据()
A.日地距离 B.黄赤交角
C.地球自转周期 D.地球公转速度
【答案】6.A7.B8.B[解析]第6题,黄赤交角是地球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夹角,从图中看出①表示黄赤交角。第7题,太阳直射P点时,此时太阳直射北回来线,应为北半球夏至日。第8题,黄赤交角的度数和回来线的纬度数是相等的,与极圈的纬度数互余。
二、非选择题(共16分)
[学问点2、3]9.读太阳直射点移动路途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指出直射点移动路途上B、C、D三处的节气名称和所在的纬线名称。(6分)
B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
(2)直射点在C处的运动方向为向________(填“南”或“北”),D处过后的运动方向为向____(填“南”或“北”)。(4分)
(3)写出∠α的度数和表示的含义以及存在的结果。(6分)
【答案】(1)夏至日,北回来线秋分日,赤道冬至日,南回来线
(2)南北
(3)度数:23°26′。含义:表示黄赤交角。结果:造成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来线之间来回移动。
【B培优练·核心素养提升】
时间:20分钟总分:47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区域认知]读甲、乙、丙、丁四地位置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丙乙甲丁
D.丁丙乙甲
2.图中四地的自转角速度()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丙乙甲丁 D.丁=丙=乙=甲
【答案】1.A2.D[解析]第1题,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故自转线速度甲乙丙丁。第2题,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外,各地都是15°每小时,故四地的角速度甲=乙=丙=丁。
[综合思维]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寒露日最可能位于()
A.a点之后 B.b点之后
C.c点之前 D.d点之前
4.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A.15° B.105°
C.195° D.285°
【答案】3.B4.C[解析]第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