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案湘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PAGE
PAGE12
其次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核心素养]1.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2.地理实践力:视察太阳大气的组成和太阳活动类型。3.人地协调观:合理利用太阳能资源,理解太阳活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图文材料,分析不同地区太阳辐射的差异及形成缘由。
一、太阳辐射与地球
1.太阳辐射概况
(1)概念:太阳以__电磁波__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
(2)eq\b\lc\{(\a\vs4\al\co1(A紫外区:0.15~0.4微米,波长短,B可见光区:0.4~0.76微米,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约占总,能量的50%,C红外区:0.76~4微米,波长较长))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二、太阳活动与地球
1.太阳活动
(1)概念: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
(2)类型
类型
分布
特征及意义
太阳黑子
C
__光球__
层
出现黑斑点,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记。由于温度比光球层平均温度__低__,在光明光球的衬托下,显得暗淡一些,是光球层中高速旋转的__气体涡旋__
续表
类型
分布
特征及意义
__耀斑__
日珥
B色球层
短时间内突然增亮,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记,常随着太阳黑子的增多而__增多__。是色球层中激烈的能量爆发,以太阳射电爆发和__高能粒子__喷发等方式放出辐射能
猛烈喷射的高达几万千米至几十万千米的红色火焰
__太阳风__
A日冕层
向外抛射的带电粒子流,耀斑爆发时,该现象特别猛烈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黑子与地球__气候__改变有肯定的相关性(周期约11年)。生长在中高纬度地区的一些乔木年轮的疏密改变,有明显的约11年的周期性;两极地区永久冰层的钻探探讨。
(2)耀斑易引起大气电离层中猛烈的电磁扰动——__磁暴__,影响__短波__通信,干扰电子设备,甚至威逼运行在太空中的__宇航器__的平安。
(3)太阳风轰击极地上空的高层大气,使大气电离,产生__极光__现象。
(4)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影响。如在多数太阳活动峰年,地球上激烈天气现象出现的概率明显增加,农业倾向于__增产__等。
【思辨】
1.推断正误
(1)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为0.4~3.0微米。(×)
(2)太阳辐射能量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水循环、地质循环的主要能源。(×)
(4)太阳黑子和日珥的活动周期都是11年。(×)
(5)耀斑爆发时,太阳风特别猛烈。(√)
2.连线。
将下列太阳活动与太阳大气分层及对地球的影响正确连线。
3.特殊提示
(1)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和地球磁场的影响白天较强。
(2)通常,黑子活动增加的年份是耀斑频繁爆发的年份,黑子所在区域也是耀斑出现频率最多的区域。耀斑随黑子的改变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3)太阳风到达地球时,受地球磁场作用,偏向极地高空,使高层空气电离,产生极光。由于极光比较暗淡,白天会被阳光沉没,因此极光只有在高纬度地区冬半年的夜间才能看到。
【体系构建】
eq\o(\s\up7(),\s\do5((见学生用书P10)))
eq\o(\s\up7(),\s\do5(太阳辐射与地球))
【地理情景】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气上界水平面太阳辐射分布。
纬度
0°
10°
20°
23.5°
30°
40°
年总辐射量
(×109焦/米2)
13.17
12.99
12.45
12.18
11.58
10.41
纬度
50°
60°
66.5°
70°
80°
90°
年总辐射量
(×109焦/米2)
9.01
7.49
6.58
6.26
5.64
5.48
材料二:世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单位:4.2×103焦/平方厘米)图。
材料三: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1)依据材料一绘制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的柱状统计图,并归纳地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
(2)分析材料二中①②两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大的缘由。
(3)依据材料三分析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强在西藏自治区、最弱在四川盆地的缘由。
(4)归纳影响太阳辐射总量的主要因素。
【答案】(1)柱状图:
规律: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随纬度的上升而降低。
(2)①②两地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终年高温少雨,晴朗天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
(3)西藏自治区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淡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