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二节第4课时昼夜长短的变化季节更替和五带的划分学案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doc
PAGE
PAGE11
第4课时昼夜长短的变更季节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课标呈现·素养导读
主干学问·宏观把握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核心素养
1.通过生活中身边的实例,相识日照时间与昼夜长短的关系,了解昼弧和夜弧的形成、特点和意义。(区域认知)
2.通过观测当地昼夜长短的变更,理解昼夜长短的变更规律,说明其变更原理及产生的影响。(综合思维)
一、昼夜长短的变更
1.反映:昼夜长短反映日照时间的长短。
2.昼弧、夜弧
(1)形成: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而成。
(2)特点:除了在赤道上和春、秋分日外,各地昼弧和夜弧不等长。
(3)意义:表示昼夜长短。若昼弧比夜弧eq\a\vs4\al(长),则白昼长、黑夜短;反之,则黑夜长、白昼短。
3.变更规律
(1)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其他地区随纬度的增高,昼夜长短变更幅度加大;极圈内出现极昼、极夜的现象。
(2)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极昼范围达到最大,北极圈及其以内都有极昼现象。北半球冬半年各地昼夜长短状况与夏半年正好相反。
(3)南半球的状况与北半球正好相反。
(4)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均为12小时。
二、季节更替
1.成因
2.纬度分布规律
(1)赤道旁边的低纬度地区: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变更不大,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都较大,季节更替现象不明显。
(2)极地旁边的高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变更最大,南北极圈内有极昼和极夜现象,且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都很小,季节更替现象也不明显。
(3)中纬度地区: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变更都很大,四季更替明显。
3.四季的划分(以北半球为例)
类型
天文四季
气候四季
范
围
春季
过渡季节
3、4、5月
夏季
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季节
6、7、8月
秋季
过渡季节
9、10、11月
冬季
白昼最短、太阳高度角最小的季节
12、1、2月
三、五带的划分
1.划分依据:各纬度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各不相同。
2.五带的划分
[温馨提示]四季和五带都是描述太阳辐射热量在地球上的分布,但是四季描述的是热量在时间上的分布规律,五带描述的是热量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一、推断题
1.昼弧和夜弧是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经线分割而成的。(×)
2.一年中各地昼弧和夜弧是不等长的。(×)
3.冬至日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
4.夏至日时,北半球极昼范围最大。(√)
5.在赤道上的各地始终都是昼夜等长。(√)
6.我国各地四季分明。(×)
二、选择题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2024年的春节在2月12日。据此回答1~2题。
1.春节时下列城市的昼长由长到短排列正确的是()
A.北京黄山海口 B.海口黄山北京
C.黄山北京海口 D.黄山海口北京
2.从冬至日至春节,黄山市的昼长()
A.慢慢变长 B.慢慢变短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答案:1.B2.A
青岛地处约36°N,四季分明。读四季更替成因示意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甲、乙含义的推断,正确的是()
A.甲表示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更
B.甲表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更
C.乙表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更
D.乙表示太阳直射点的回来运动
4.青岛四季分明的缘由是()
①地处中纬度②正午太阳高度角终年不变③昼夜长短季节变更较大④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同时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3.C4.D
三、填空题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日期为________前后,表示北半球的________(节气)。
(2)A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此日后A地的昼长将慢慢变________(填“长”或“短”)。
(3)A、B、C、D、E五点中终年昼夜平分的是________,其他四点一年中________日昼夜平分。
答案:(1)6月22日夏至日
(2)18短
(3)E春、秋分
探究点(一)eq\b\lc\|(\a\vs4\al\co1(昼夜长短的变更))
————————从生活中学————————
一、地理情境激趣
天安门广场国旗的升降时间,是依据北京的日出日落时间确定的。日期不同,国旗的升降时间也有所差异。每年1月11日到6月6日,升旗由早晨7时36分慢慢提前到凌晨4时36分,平均每天依次提前约1分钟;6月22日至12月30日,升旗时间由4时46分慢慢推迟到7时36分,平均每天推迟52秒钟。12月31日到1月10日与6月7日到6月21日,每天的升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