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案解决问题.doc

发布:2017-02-20约1.51万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解决问题(例5) 教学目标: 会用20以内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体会从不同的角度寻找信息在解决问题时的异同。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能够从图中提取信息,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选择加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理解两种方法的不同。 教学准备:情景图课件。 教学过程 计算铺垫,导入新知 经过前面的学习小朋友们的计算很棒了,现在就来看看小朋友们是不是真得那么厉害,哪一组小朋友坐得最端正我们的小火车就往哪开。 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设计意图: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为本节课解决实际问题扫清计算障碍) 二、学习新知,明晰思路 课件显示:例5主题图。 师:运动会上拉拉队队员正在给运动员加油鼓劲,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其他同学再说一说知道了什么? 预设生1:前排有7人,后排有8人。 预设生2: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 ……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2、师: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预设生:一共有多少人? 3、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幅图的意思?还可以怎样说这幅图的意思? (可以多让几个学生复述这幅图的意思) 4、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人?”,该怎样解答呢?请把你的解答方法写下来,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5、大家都解答出来了吗?一共有多少人? (15人) 6、师:同学们都用加法算出“一共有多少人?”的,谁来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算呢,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生1:把前排7人和后排8人合起来,就是一共的人数,用加法。 7+8=15(人) 预设生2:把男生9人和女生6人合起来,就是一共的人数,用加法。 9+6=15(人) (设计意图:弄清问题。从图中提取数学信息,知道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怎样解决。) 7、师:他们的解答正确吗?你是怎么验证的? 预设生1:数一数一共正好15人。 预设生2: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15人。 8、师: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与不同? 预设生:相同的地方:它们都是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做。结果都是15。 不同的地方:它们观察的角度不同,用到的信息不同,两个加数不同。 9、师小结。 在求“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时,同学们的观察角度不一样,提取了不同的数学信息,但都是把这两部分合起来,都能求出一共的人数。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的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明确观察的角度不同,列的算式不同,但解决的方法都是用加法计算。) 课堂练习,巩固提升 1、拉拉队的队员在给谁加油鼓劲呢,呀!原来操场上正在进行跑步比赛,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师:你想怎么解答? 师:还可以怎样解答?你是怎么想的? 运动会圆满结束了,一(1)班的小朋友准备了庆祝晚会,你看!他们在舞台上玩得多开心呀!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师:你想怎么解答? 师:还可以怎样解答?你是怎么想的? 这节课小朋友表现得都很棒,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去解决。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师:你想怎么解答? 师:还可以怎样解答?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基本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解题的三步骤,能够较为清晰地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解决问题。) 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2、知道了什么方法? 3、有什么新的认识? 板书设计 用数学(4) 知道了什么: ①前排有7人 ②男生有9人 后排有8人 女生有6人 问题是什么: 一共有多少人? 怎样解答: 7+8=15(人) 9+6=15(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