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苏教版语文四下《池上》word版教案2.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年苏教版语文四下《池上》word版教案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3个生字“艇、浮、萍”。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
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蕴,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难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教学准备:
1、教学多媒体演示稿
2、师生查找诗人、诗作相关资源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看一组夏日池塘的图片,课件展示)。师:看了这些图片,你会想到哪些诗句?
欣赏图片,思索诗句,并回答:
杨万里《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王昌龄《凌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师总结:同学们的古诗掌握得真好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也是讲的是夏日池塘上发生的故事,齐读课题《池上》,板书,相机解释课题:荷花塘里。
二、授课
1、介绍作者。
(1)学生介绍。
(2)课件出示:白居易图像及简介: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与李白、杜甫齐名,一生写了3600多首诗,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白居易16岁时,已经写出了不少可以传世的好诗,其中最著名的是五言律诗《赋得古草原送别》。他写了许多揭露统治者奢侈腐化的诗,即有名的“讽喻诗”,同时,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
2、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看看黑板上这些词你能读准它们吗?(出示词语)
(2)请同学读,个别读,齐读,着重注意后鼻音。
(3)重点讲解“萍、撑、艇”的写法。
(4)师:要想读好古诗,还要掌握好古诗的节奏,请同学们根据出示的词语划分节奏。
(5)按划好的节奏读课文。
3、精读古诗,理解大意
学习第一句
师:边读边解释词语的意思。艇:轻便的小船。撑小艇: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船行进。偷采:偷偷的采。
(1)师:白居易这么一个闻名的诗人,为什么要把一个“偷采白莲”的小娃写进古诗呢?你对这个小娃有什么看法呢?
(2)师总结:这里的偷采是没有经过大人的允许偷偷地采摘。碧绿的荷叶,映着雪白的荷花,实在是太美啦!看着嫩白的莲蓬籽粒饱满,小孩忍不住喜爱之情才去偷采白莲。小孩担心不让采,就去偷偷地采。这里的“偷”是写孩子的顽皮和恶作剧,想一想,总结小时候有没有过这样的事情呢。
(3)师:说说,从第一句当中你能看到什么?
总结第一句诗意。
(4)这真是一个顽皮的小孩啊,你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自己练读,个别读,齐读。
学习第二句
(1)读懂了什么?(小娃忘记了隐藏自己的身影,满湖的浮萍被他的小船冲开了一道波疯波痕) (2)看到浮萍开了,你会怎么想?(替小娃担心、着急)学生读出这种心情。 (3)小娃想到这些了吗?为什么?(因为太高兴了)能高兴地读读这两行诗吗?(生读) (4)你觉得这是怎样的小娃?(天真、可爱) (5)带着感情,同桌互读,抽生朗读,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读诗句。
3、感悟诗歌的意境。
(1)是啊,小娃多么天真可爱呀,划着小船去偷摘白莲时,浮萍暴露了他的踪迹也不知道。让我们闭上眼睛想像展现在我们面前那充满童趣的《池上》吧!(音乐,师范读) (2)孩子们,愿意象诗人一样吟诵这首诗吗?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先试试。谁愿意来试试?推荐一个(展现诗句意境的画面,优美的古筝音乐) (3)男女比赛配诗。孩子们全体起立,一起来吟诵这首诗,能不看屏幕吗?(音乐) (4)孩子,看来你们都是小诗人了。谁已经记住这首诗呢?抽生背诵。
4、课外拓展
(1)诗中的小娃多可爱呀,能把这首诗改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吗?(学生改编故事,交流)
(2)其实,象这首诗一样,写儿童有趣故事的诗还有很多,比如《四时田园杂兴》《幼女词》《宿新寺徐公店》课件出示诗歌,孩子们可以吟诵。
5、总结,升华
是啊,童年的生活是有趣的,让人神往的。孩子们,珍惜你们的童年,让它们多姿多彩吧。
6、作业
(1)发挥想象力,为《池上》配上一副画。
(2)写一些你经历的或看到的有趣的事情。
7、板书
偷采 调皮可爱
池上
不解 童真童趣
反思:作为小学生,想像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对诗句意境的体会也比较肤浅,以往教师只是结合诗句,讲讲其中的大概内涵,或者有些教师干脆直接把诗句意境以文字的形式板书出来,让学生死记硬背。但作为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