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鲍玲丽.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鲍玲丽
(江苏省如东县中医院 江苏 如东 226400)
【摘要】 目的:评定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救治中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的可行性。方法:筛选2014年01月~2015年12月因患有前列腺增生症进入本院并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50例患者,在围术期内施予整体化的护理服务,探究各项护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同时评估所选病例的护理成效。结果:研究所选患者手术均已成功,观察发现前列腺电切综合症的发生率是2.00%,膀胱痉挛的发生率是4.00%,予以对症处理后,上述患者均已治愈。结论:借助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救治前列腺增生症时,围术期内开展系统化护理服务,能提升手术质量,并有助于降低术后不良症状的出现率。
【关键词】 围手术期;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膀胱痉挛;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1-0220-02
前列腺增生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当前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多采用手术手段,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当前临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较为可行的手术方法,该术式不仅能够完整游离内腺,还能够减少手术的创伤[1]。为评定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救治中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的可行性,选取50例于2014年01月~2015年12月因患有前列腺增生症进入本院并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患者,并施以整体化的护理服务,期待提升患者围术期临床指征。
1.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4年01月~2015年12月因患有前列腺增生症进入本院治疗的50例患者为对象,年龄在56岁至88岁之间,平均为(69.3plusmn;9.43)岁,病程最短为6个月,最长为12年,平均为(3.61plusmn;3.51)年,均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1.2 方法
1.2.1实施手术前的相关干预护理
(1)心理层面的干预服务工作。由于前列腺增生症属临床中较危重的病症,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当患者得知自身患有该病后,会出现多种负性情绪和不良心理。为消除这些负面心理因素,护士使用和蔼、温和的语言和患者展开主动交谈,充分了解患者内心的真实心理状态,并给予适时安抚、疏导及鼓励,使其体会到医护人员对自己的关怀之情,进而提升其顺从度、配合度。
(2)膳食方面的干预护理。护士按每例患者的个体差异情况,拟定科学化、合理化的膳食方案,帮助患者重建积极、向上的抗病心态。手术前,嘱咐患者加大饮水量,以提升其尿液量,以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性因素。此外,开展手术之前,患者的日常膳食要以蛋白质高、维生素多的流质类(半流质类)相关食物为主,予以食用粗纤维、瘦肉以及鸡肉等食物。
(3)术前,除了要做好备皮工作外,术前夜还需给予患者灌肠,同时嘱咐患者禁食至少12小时,禁饮至少6小时。
1.2.2实施手术后的相关护理服务
(1)术口和引流导管的护理。手术结束之后,护士对患者手术切口进行密切探查,加强看护引流管,确保导出液体能全部排完,使引流导管处于通畅循环状态,护理操作秉持“灭菌、规范”的操作基准,注意探查导出液体的具体性状、实际流速及引流量,一经发现异常变动,马上开展科学化的应急操作。(2)主要并发(或继发)症的护理。其一,感染。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受创伤因素、引流因素影响,极易诱发感染问题。
为避免感染症状出现,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血象指标、体表温度进行定期测定,判断患者是否出现高热或者畏寒等情况,并对机体尿道口进行定期消毒,每天两次。其二,前列腺电切综合症。术后,若患者出现昏睡不醒、肺水肿或者是脑水肿等症状,即需判断其是否已经并发前列腺电切综合症。为有效防护前列腺电切综合症,术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病情动态监测,除了要对其输液速率进行严格控制外,还要给予患者使用利尿剂以及脱水剂等。其三,膀胱痉挛。为避免膀胱痉挛现象出现,护理人员除了要对患者膀胱组织进行充分冲洗外,还要妥善固定管道设备,将冲洗液温度控制在20摄氏度至30摄氏度间,并保证冲洗速度的缓慢性,以每分钟80滴至100滴为最佳。此外,冲洗环节,还需对引流设备通常情况进行判断,避免引流管受堵。
1.3 效果指标
调查并记录每例患者手术中出血情况、手术所用的时间、置留导管的时间及并发症出现情况。
2.结果
经回顾调查得知,所选患者手术均已成功,手术所用的时间(40.21plusmn;5.63)min,出血量(115.42p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