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doc

发布:2018-01-30约2.59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孙轶君 王雅文 郭艳秋   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医院泌尿外科 黑龙江哈尔滨 150010   【摘 要】目的:探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3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总结围手术期护理对策。结果:30例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29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患者出现膀胱痉挛,经及时处理康复出院。结论: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治疗有效率,增加了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围手术期;护理   前列腺增生是常见的男性疾病,该病在老年患者中发病较多,其主要发病因素为代谢激素障碍导致纤维增生出现前列腺增大,破坏人体正常代谢功能,严重威胁中老年男性患者的身体健康[1]。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对于老年人较多的病症,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加强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极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3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标准,且经B超检查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排除有手术禁忌症患者。患者最小年龄为41岁,最大年龄为69岁,平均年龄为(58.2plusmn;3.1)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病程为(3.2plusmn;1.1)年。30例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29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患者出现膀胱痉挛,经及时处理康复出院。   2护理方法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前列腺增生多发于老年患者,该病病程长,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同时老年患者慢性疾病较多,体质较弱,加上患者对疾病及手术方式的不了解,患者往往出现焦急、烦躁、紧张的不良心理,部分患者由于紧张可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症状,严重影响手术顺利进行。护理人员应积极和患者沟通,采取通俗易懂的言语为患者讲述疾病的特点及危害,介绍手术医生及手术方式,使患者能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嘱患者家属了解患者受疾病折磨的痛苦,对给予关心和照顾,使患者能够减少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临床手术。   2.1.2基础护理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做各项相关检查,包括B超、X线、心电图、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由于部分患者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应认真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有手术禁忌症等。告知患者术前禁食、禁饮,做好患者的备皮准备。对于部分有尿潴留患者,给予患者留置导尿,并向患者介绍留置导尿管的作用,保持导尿管通畅。同时指导患者做功能训练,主要以提肛肌为主,并制定运动计划,能够有效的预防术后出现尿失禁的发生。   2.2术后护理   2.2.1常规护理   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保持室内的清洁和环境卫生,采取去枕平卧6消失,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术后出血情况,对于创面疼痛较轻患者,给予听音乐等方法缓解患者注意力来减轻疼痛,对于疼痛较为严重患者,可按医嘱给予患者适当止痛药物。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神经系统状况及循环系统状况,避免患者出现水中毒未及时发现导致病情恶化。   2.2.2导尿管护理   术后多数患者会留置导尿管,应采取无菌引流袋进行引流,同时做好管道的固定工作,保证管道的稳定,定期对引流管进行挤压,避免出现堵塞。采取生理盐水对膀胱进行持续冲洗,根据尿色来确定冲洗速度,如尿色较深,冲洗则快,尿色较浅,冲洗则慢,记录液体出入量,冲洗一般持续2至3天,无异常情况时可拔出导尿管。术后告知患者多饮水,使尿道能够得到充分的冲洗,避免出现尿路感染,同时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卫生,避免出现感染。   2.2.3膀胱痉挛护理   经临床调查发现,采取经尿道电切术出现膀胱痉挛的几率较高,是引起术后出血和疼痛的主要因素,引起膀胱痉挛的主要因素可能有术后出血量过多,导尿管牵引、冲洗水温不适以及患者紧张等患者多表现为尿急、尿频以及膀胱趋于痉挛性疼痛[2]。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当患者出现血压升高、膀胱趋于疼痛时,应考虑膀胱痉挛的发生。同时,护理人员放置引流管的位置应尽量减少对患者的牵拉,膀胱冲洗时应严格控制冲洗液的温度,冲洗液温度低则会对膀胱平滑肌产生刺激,出现膀胱痉挛;冲洗液温度过高则会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导致切口处渗血量增加,增加膀胱出血。   2.2.4出血护理   由于经尿道电切术术后出血较为常见,因此,术后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血尿或排尿困难等症状,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变化。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