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魏元琴.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魏元琴
魏元琴 安萍
(天水市秦安县人民医院护理外科 甘肃天水 741600)
【摘要】目的: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18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予心理护理、术前准备、病情观察、膀胱冲洗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等围手术期护理。结果:18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术后3~5d后拔除尿管,自行排尿,住院时间6~14天,平均9.5plusmn;3.4天。无出血、感染等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出院后随访一年无复发。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顺利进行及手术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前列腺增生症;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0-0195-02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一种男性老年人常见的泌尿系统慢性疾病,可出现尿频、排尿困难、血尿、尿不尽、夜尿增多、排尿时间延长等临床症状[1]。治疗不及时可导致肾功能受损,引起性功能障碍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金标准,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2]。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对18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予心理护理、术前准备、病情观察、膀胱冲洗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等围手术期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18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年龄55~88岁,平均72.1plusmn;5.6岁,病程2~20年,平均8.6plusmn;5.4年。经临床表现、直肠指诊、B超、PSA及尿动力学检查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37例,尿路感染29例,肾积水11例,高血压54例,冠心病41例,糖尿病22例,慢阻肺33例。
2.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往往病程较长,有多次就医且效果不满意的经历,常会对治疗失去信心,出现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同时因长期受疾病困扰,迫切希望手术治愈疾病。但因该疾病多为老年患者,年龄较大,多合并基础疾病,对手术能否顺利进行,手术效果如何存在一定的顾虑。
护理人员应理解同情患者,积极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向患者讲解前列腺增生的病因、治疗方法及护理知识。告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必要性,讲解手术方式、手术效果、手术步骤及手术注意事项。重点向患者介绍成功治疗的病例,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面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术前准备。
2.1.2术前准备: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完善相关术前检查。术前当日备皮,术前晚清洁灌肠,嘱患者术前12h禁食,6h禁饮,术前保证良好睡眠。
2.2 术后护理
2.2.1病情观察: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取去枕平卧位,常规低流量吸氧。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引流管内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
2.2.2膀胱冲洗的护理[3]:术后需应用无菌生理盐水持续膀胱冲洗,预防和减少膀胱痉挛。固定好各种管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保持冲洗及引流通畅,冲洗液温度控制在 20~30℃,根据冲洗液颜色调节时间和速度,准确记录出入量。引流液清亮后停止冲洗,观察2~3天,未出现异常,可拔除导尿管。
2.2.3预防并发症的护理:⑴出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引流液性状,若出现持续深红色的引流液的颜色,并伴有血凝块,或出现引流中断情况,应加快膀胱冲洗的速度或应用注射器抽吸50ml无菌生理盐水顺尿管推进膀胱,必要时遵医嘱用止血药;⑵膀胱痉挛[4]:由于手术创伤,气囊导尿管的气囊压迫或术后持续膀胱冲洗速度过快、冲洗液温度过低,可诱发膀胱痉挛。可减慢或暂停膀胱冲洗,注意控制冲洗速度和冲洗液温度;⑶感染:由于手术创伤、留置导管管、患者年龄加大及合并基础疾病等因素,术后易并发感染。因此需定时测量体温,注意有无畏寒、高热等症状,定期复查血常规。消毒尿道口,2次/d,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⑷TURP综合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应用脱水剂、利尿剂;⑸疼痛:详细了解疼痛原因、性质,轻度疼痛,患者可以忍受时,给予合理解释和精神鼓励,指导患者分散注意力、放松。若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可遵医嘱予口服或肌肉注射止痛药物。
2.2.4膀胱功能的训练[5]:术后7d拔除尿管,在未拔除尿管的前一天定时夹住尿管,每3~4h定时放尿一次,训练膀胱功能。
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