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实验原理及步骤.pdf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实验原理及步骤--第1页
实验五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一、实验原理
体外连接的重组DNA分子导入合适的宿主细胞中才能大量的进行复制、增
殖和表达。研究发现,用含Ca2+的溶液处理大肠杆菌细胞会易于吸收外源
DNA。大肠杆菌吸收外源DNA的过程被称为转化。细菌处于容易吸收外源DNA的
状态称为感受态。用理化方法可以诱导细胞进入感受态,如电转化法、CaCL2
法。
CaCL2法是目前实验室常用的制备感受态细胞的方法,其原理是使细菌处
于0°C、CaCl2低渗溶液中,细胞膨胀成球形,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外
源DNA附着于细胞膜表面,经42°C短时间热冲击处理,促进细胞吸收DNA复
合物。宿主细胞一般是限制―修饰系统缺陷的变异株,即不含限制性内切酶和
甲基化酶的突变株,而质粒载体携带有某一抗生素抗性基因,如抗氨卞青霉素
的基因(AP+)。若将转化的细胞涂布与于含氨卞青霉素的平板上,则只有那些
含有被转化质粒的细胞才能生存并生长增殖。从而可以筛选出哪个克隆含有质
粒。
本实验以E.coliJM109菌株为受体细胞,用CaCl2处理受体菌使其处于感
受态,然后与pUC18质粒共保温实现转化。将经过转化后的全部受体细胞进行
适当稀释,在含有氨卞青霉素的平板培养基上培养,只有转化体才能存活,而
未有转化的受体细胞则因无抵抗氨卞青霉素的能力而死亡。转化子经过扩增
后,可将转入的质粒DNA分离提取出来,用于电泳分析、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的
制作以及DNA测序等实验。
二、仪器及试剂
1.仪器:
恒温摇床、电热恒温培养箱、电热恒温水浴锅、超净工作台、分光光度
计、高速冷冻离心机、台式离心机。
2.材料
E.coliJM109受体菌、质粒pUC18。
3.试剂: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实验原理及步骤--第1页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实验原理及步骤--第2页
LB培养液(1L):
胰蛋白胨10g
酵母粉5g
NaCl10g(高盐)或5g(低盐)
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100mg/ml
在三角瓶中将胰蛋白胨10g,酵母粉5g以及NaCl5g溶于1L的重蒸水
中并高压灭菌。待冷却至55℃,向溶液中加入1.5ml100mg/ml的氨苄青霉
素。然后贮存于4℃备用。
LB平板培养基:
胰蛋白胨10g
酵母粉5g
NaCl10g或5g,
琼脂13g
在三角瓶中依次将上述配方加入1L的重蒸水中并高压灭菌。待培养基降温
至50℃,取出培养基并轻轻旋转以使溶解的琼脂均匀分布于整个培养基溶液
中,根据需要加入氨苄青霉素,然后可直接从三角瓶中倒出培养基铺制平板。
90mm直径的培养皿约需30~50ml培养基。培养基完全凝结后,倒置平皿并贮
存于4℃备用。
其它试剂:0.1MCaCl2溶液、灭菌蒸馏水
三、操作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