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实验五 大肠杆菌感受态制备及外源DNA的转化.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肠杆菌感受态制备及外源DNA的转化 实验目的 1.了解转化的概念及其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意义。 2.学习氯化钙法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方法。 3.学习将外源质粒 DNA 转入受体菌细胞并筛选转化体的方法。 转化方法:电击法、 CaCl2、 RuCl等化学试剂法 感受态细胞: CaCl2处理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成为能容许外源 DNA 分子通过时细胞的状态。 转化细胞(转化子):带有异源 DNA 分子的受体细胞( Transformant )。 影响转化率的因素 细胞生长状态和密度。 转化的质粒 DNA 的质量和浓度。 试剂的质量。 防止杂菌和其它外源 DNA 的污染。 所用实验仪器 实验试剂 ? 大肠杆菌JM109 ? LB培养基, ? 0.1mol/LCaCl2溶液(预冷) ? 氨苄青霉素 pUC18质粒 实验步骤 菌株活化 感受态细胞制备 外源DNA的转化 菌株活化 1.用接种环直接取冻存的大肠杆菌JM109,在LB培养基平板表面划线,于37℃培养12-16小时 2.挑取一个单菌落,转到3-5mlLB培养基中,于37℃培养12-16小时 3.将培养液全按1:100转到50mlLB培养基中培养2-3小时,到OD600=0.3-0.4 转化(1)取3只灭菌的Ep管,分别编号1、2、3、分别加入以下各组分:加入10~20ng质粒DNA(体积小于10ul),同时做两个对照组: 1号:受体菌对照组: 100ul感受态细胞悬浮液+2ul无菌ddH2O 2号:质粒DNA对照组:100ul 0.1mol/L CaCl2+2ul pUC19 3号:正常转化组:100ul感受态细胞悬浮液+2ul pUC19 实验报告 请将自己的实验结果拍照并做分析,不需要计算转化效率。 * * 实验原理 转化( Transformation )是将异源 DNA 分子引入另一细胞品系,使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一种手段,它是微生物遗传、分子遗传、基因工程等研究的基本实验技术。 转化过程所用的受体细胞一般是限制性修饰 系统缺陷的变异株,即不含限制性内切酶和 甲基化酶的突变株,常用 RM 符号表示。 抗Amp 宿主细菌 含Amp培养基 超净工作台 离心设备 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 恒温空气摇床 恒温培养箱 培养皿 感受态细胞制备 1.4℃,12000 rpm,离心2 min,以回收细菌。 2.每管加1ml冰预冷的0.1mol/L CaCl2悬浮细胞,冰浴2分钟。 3. 4℃,12000 rpm,2 min。 4.倒净上清液,倒置离心管1min,使残留液流尽。每管加100 ul冰预冷的0.1 mol/L CaCl2重新悬浮细胞(重悬时操作要轻),冰浴5分钟即成感受态细胞悬浮液。 BACK 注意:每10人做一组对照 (2)轻轻旋转离心管以混匀内容物,冰浴30min。 (3)转入42℃水浴2min。 (4)迅速转入冰上冷却2min,修复细胞膜。 (5)加600ul无抗生素LB液体培养基,摇匀后于37℃,200 rpm,振荡60min。使受体菌恢复正常生长状态,并且表达Ampicillin抗性基因。 (6)取200UL菌液涂板,置于37℃恒温培养箱倒置培养12-16h后观察结果 ,照相后清洗培养皿. 实验结果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