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五岳之尊——泰山(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鲁科版.docx
6.1五岳之尊——泰山(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鲁科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五岳之尊——泰山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五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4年9月15日(星期五)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学生通过学习泰山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同时,通过实地考察或图片欣赏,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提取和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泰山的历史文化背景:重点讲解泰山作为“五岳之尊”的历史地位,包括其在中国古代宗教、文化、政治中的重要性。
-泰山的自然景观特点:详细描述泰山的地理环境、自然景观,如南天门、玉皇顶等著名景点,以及泰山石的奇特形状。
2.教学难点:
-泰山文化的深层理解:帮助学生理解泰山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和民间传说,例如“泰山石敢当”的象征意义。
-泰山的历史变迁:分析泰山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地位和文化影响,以及这些变迁对泰山文化的影响。
-学生对泰山文化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感受泰山的雄伟壮观和深厚文化底蕴,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法,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展示泰山的历史文化。
2.引入讨论法,引导学生就泰山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等展开交流。
3.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古代文人墨客,体验登山过程中的文化感悟。
4.利用项目导向学习,让学生分组收集泰山相关资料,制作小报或视频,展示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设计
【用时】45分钟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播放泰山风景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泰山壮丽景色,激发学生对泰山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泰山为什么被称为五岳之尊吗?”
3.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简要介绍泰山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内涵。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泰山的历史文化背景
-介绍泰山的历史地位和在中国古代宗教、文化、政治中的重要性(用时3分钟)
-分析泰山的历史变迁及其对泰山文化的影响(用时3分钟)
2.泰山的自然景观特点
-详细描述泰山的地理环境、自然景观,如南天门、玉皇顶等著名景点(用时3分钟)
-介绍泰山石的奇特形状,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中的泰山石(用时3分钟)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泰山中的一个景点进行深入研究,如南天门、玉皇顶等,探讨其文化内涵和自然景观特点(用时5分钟)
2.小组汇报: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分享研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用时5分钟)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泰山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补充和总结。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角色扮演:学生扮演古代文人墨客,体验登山过程中的文化感悟,分享自己的感受(用时5分钟)
2.诗歌朗诵:教师选择一首描写泰山的诗歌,让学生朗诵并解释诗句含义(用时5分钟)
六、教学总结(5分钟)
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泰山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自然景观特点(用时2分钟)
2.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泰山相关的诗词、画作等资料,撰写一篇关于泰山的短文(用时3分钟)
知识点梳理
1.泰山的历史地位
-五岳之尊:泰山在中国古代被尊为五岳之首,具有极高的文化地位。
-宗教文化:泰山是道教圣地,许多道教宫观和文物古迹分布于泰山。
-政治象征:古代帝王常到泰山封禅,泰山成为国家政治权力的象征。
2.泰山的自然景观特点
-地理环境: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海拔1545米,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
-名胜古迹:泰山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如南天门、玉皇顶、岱庙等。
-泰山石:泰山石具有独特的形态和质地,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石”。
3.泰山的文化内涵
-哲学思想:泰山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如儒家、道家、佛家等。
-宗教信仰:泰山是道教圣地,许多宗教仪式和信仰活动在泰山进行。
-民间传说:泰山拥有丰富的民间传说,如“泰山石敢当”等。
4.泰山的历史变迁
-古代:泰山在古代被视为神圣之地,许多帝王在此封禅。
-近现代:泰山逐渐成为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游客。
-当代:泰山成为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受到全球关注。
5.泰山的文化影响
-政治影响:泰山对古代政治制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社会影响:泰山文化影响了人们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