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期末总复习下精品.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佳鑫诺教育集团 ⑵ 传递系数 C:当杆端(近端)有转角时,远端弯矩与近端弯矩之比 远端固定: 远端铰支: 远端定向(滑动): C = 1/2 C = 0 C =-1 ⑶ 力矩分配系数 μ 其值为小于1的正数,而 ik杆的转动刚度 汇交于i结点处各杆转动刚度之和 ik杆分配系数 4。 结点的不平衡力矩及其“反号分配”的概念: 不平衡力矩是指将刚结点视为固定端后产生的约束力矩。其等于汇交于该结点的所有杆端的固端弯矩之和。而它在实际结构中是不存在的。 为了消除这个不平衡力矩,需在该结点处再施加一个与它等值反向的外力偶并按分配系数将其分配到各杆端,即“反号分配”。 佳鑫诺教育集团 1. 判断: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时,汇交于每一个结点各杆端力矩分配系数总和为1,则表明力矩分配系数的计算绝对无错误 。 ( ) 2.选择(01级试题): 图示结构E=常数,正确的杆端弯矩(顺时针为正)是 ( )。 A. B. C. D. A B C D I l I 2l 2I l M 分析: 计算 除满足 外,还必须保证转动刚度计算正确。 概念举例: X B 佳鑫诺教育集团 C D A B I I 2I 8KN 6m 3m 3m 3m A结点 解: 1.求各杆的转动刚度,设EI=1 3. 计算固端弯矩 2.计算分配系数: 二. 力矩分配法的计算步骤: 1.单结点力矩分配 (一次分配、传递即可结束运算) 举例: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并做出图示结构 M 图。EI=常数 A B P 8KN A B 9kN.m 佳鑫诺教育集团 C D B 4.5 1.5 3 1.5 12 A 弯矩图(kN.m) -4.5 -1.5 -3 -1.5 1.5 0 分配传递 1/2 1/6 1/3 4.5 -1.5 1.5 -3 -1.5 最后弯矩 0 A A D B C 计算框图: 8kN 9 0 0 0 0 0 佳鑫诺教育集团 用力矩分配法求M图(给出分配系数和固端弯矩值)。(10分) 1.分配与传递(见框图) 2.叠加计算最后杆端弯矩, 2.多结点力矩分配(多轮分配与传递,一般2~3轮)(举例说明) M图(kN.m) 30.97 A B C D E 61.94 56.13 14.32 100 90 40 19.1 B结点 C结点 3. 绘M图。 0.25 0.75 0.5 0.5 -60 60 -26.67 26.67 50 100 -100 -19.17 -38.34 -38.34 0 -1.77 -3.54 -10.62 -5.31 1.33 2.66 2.66 0 -0.17 -0.33 -1.0 -61.94 56.13 -56.13 -14.32 14.32 100 -100 分配系数 最后弯矩 固端弯矩 分 配 传 递 A EI B 2EI C 2EI D E q=20kN/m 100kN.m 6m 4m 3m 2m 100kN.m 佳鑫诺教育集团 三. 注意事项 1.力矩分配应从不平衡力矩最大的结点开始(递减快),分配时一定要反号,传递不变号。 2. 刚结点处,最后一轮分配时,只向支座传递,不再向远端的刚结点传递。(否则结点处不平衡) 3. 计算精确度:一般进行2~3轮即可。 4. 结点处的已知外力偶以顺时针为正,其处理方法有: 方法⑴ 求出固点反力矩后与杆端的固端弯矩相加,再反号分配到各杆端。(注意:固点反力矩与外力偶方向相反)(见教材74页例4-1) 方法⑵ 外力偶按原方向(不变号)单独进行第一轮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