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民事诉讼法学 (“十一五”国家重点规划项目)教学课件 作者 宋朝武 第十四章 第二审程序.ppt

发布:2017-08-15约2.99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四章 第二审程序 第一节 第二审程序概述 第二节 上诉的提起与受理 第三节 上诉案件的审理 第四节 上诉案件的裁判 第一节 第二审程序概述 一、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1.第二审程序,是指第一审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 根据当事人针对一审允许上诉的判决、裁定所提出 的上诉请求,对上诉案件进行审理所适用的程序。 2.意义:①落实两审终审制度的需要。②维护当事 人合法利益的需要。 二、第二审程序与第一审程序的关系 (一)第二审程序与第一审程序的联系 第一审程序是第二审程序的前提与基础,第二 审程序是第一审程序的继续和发展。 (二)第二审程序与第一审程序的区别 1.审级不同。 2.审判程序启动的具体原因不同。 3.审理组织不同。 4.审理的对象不同。 5.审理的方式不同。 6.审理案件所适用的具体程序不同。 7.所作裁判的效力不同。 第二节 上诉的提起与受理 一、上诉的提起 (一)上诉的概念 上诉,是指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所作的 尚未生效的裁判,在法定期间内请求上一级人民法 院对上诉请求进行审理,并要求撤销或者变更一审 裁判的诉讼行为。 (二)上诉的条件 1.上诉的实质条件。指当事人提出上诉只能针对判 决与法律规定允许上诉的裁定。 允许上诉的判决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法院适用 普通程序作出的第一审判决、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 出法庭适用简易程序作出的第一审判决、地方各级 人民法院对案件重审后作出的判决以及适用第一审 普通程序再审后作出的判决。允许上诉的裁定包 括:驳回管辖权异议的裁定、不予受理的裁定、驳 回起诉的裁定以及驳回破产申请的裁定。 2.上诉的形式条件。 (1)提起上诉的主体应当合法。 第一,双方当事人和第三人都提出上诉的,均 为上诉人。 第二,必要共同诉讼第二审程序当事人的确 定: ①该上诉是对与对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分担有 意见,不涉及其他共同诉讼人利益的,对方当事人 为被上诉人,未上诉的同一方当事人依原审诉讼地 位列明; ②该上诉仅对共同诉讼人之间权利义务分担有意 见,不涉及对方当事人利益的,未上诉的同一方当 事人为被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依原审诉讼地位列 明; ③该上诉对双方当事人之间以及共同诉讼人之间权 利义务分担有意见的,未提出上诉的其他当事人均 为被上诉人。 (1)当事人必须在法定期间内提出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 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 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 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 起上诉。 (2)当事人上诉必须提交上诉状。 (三)提起上诉的程序 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对 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当事人直接 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 5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 二、上诉的受理 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后,应当进行审查。 对于符合条件的上诉状,应当在5日内将上诉状副 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15日 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 5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 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 诉状、答辩状,应当在5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 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 三、上诉的撤回 第二审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前,上诉人申请撤回 上诉的,是否准许,由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人民 法院经审查认为一审判决确有错误,或者双方当事 人串通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及他人 合法权益的,不应准许。 申请撤回上诉的方式,既可以是书面的,也可 以是口头的。 第三节 上诉案件的审理 一、开庭审理前的准备工作 1.依法组成合议庭。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 2.确定上诉案件的审理方式:开庭审理或径行裁 判。 二、上诉案件的审理范围 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 适用法律进行审查。 对一审裁判中当事人未提出上诉的内容,第二 审人民法院原则上不进行审理,但判决违反法律禁 止性规定、侵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除 外。 三、上诉案件的审理方式和审理地点 (一)上诉案件的审理方式 1.开庭审理。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以开庭 审理为原则。 2.径行裁判。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经过 阅卷和调查,询问当事人,在事实核对清楚后,合 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以径行判决、裁 定。 适用于:①一审就不予受理、驳回起诉和管辖 权异议作出裁定的案件;②当事人提出的上诉请求 明显不能成立的案件;③原审裁判认定事实清楚, 但适用法律错误的案件;④原判决违反法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