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让绿色永驻 2 倡导绿色生活》(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安徽大学版.docx
《第1课让绿色永驻2倡导绿色生活》(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安徽大学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第1课让绿色永驻2倡导绿色生活》
2.教学年级和班级:四年级下册
3.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学习绿色生活知识,学生能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升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环保行为,同时激发学生参与环保实践的热情,培养其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让学生理解绿色生活的概念,掌握绿色消费、节能减排等基本环保知识。
②引导学生分析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并思考如何改进。
③培养学生制定个人和家庭绿色生活计划的实践能力。
2.教学难点,
①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环保观念,认识到环境保护与每个人的生活紧密相关。
②引导学生将环保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形成可持续的绿色生活习惯。
③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提出独特的环保建议和解决方案,克服实际操作中的困难。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白板或黑板、教鞭。
2.课程平台:学校内部教学平台或网络教学资源库。
3.信息化资源:环保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环保法律法规文本。
4.教学手段: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实地考察。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例如,要求学生观看关于绿色生活的纪录片,并记录下两个他们认为重要的环保行为。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绿色生活”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如:“你家中有哪些浪费资源的行为?你有什么想法可以减少这些浪费?”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教师可以通过查看学生提交的预习成果来了解预习情况。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绿色生活相关知识。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例如,学生可能会思考如何减少家庭的用水量。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学生可以制作一个小册子,记录他们的想法和发现。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绿色生活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环保公益广告或讲述环保英雄的故事,引出“绿色生活”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绿色消费、节能减排等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例如,讲解如何选择环保标志的产品。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绿色生活的技能。如,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讨论如何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例如,学生可能会问如何减少食物浪费。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绿色知识的应用。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绿色生活知识点。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绿色生活技能。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绿色生活知识点,掌握绿色生活的技能。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绿色生活”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如设计一个家庭的绿色生活计划。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绿色生活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例如,推荐学生阅读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书籍。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具体的改进建议。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学生可以尝试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绿色生活计划。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学生可以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同学。